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推出短期紓困措施 緩解輪候公屋之苦

时间:2017-08-11

  香港新聞網8月11日電 香港《文匯報》11日發表題為“推出短期紓困措施 緩解輪候公屋之苦 ”的文章,全文如下:

  公屋輪候時間重返高峰。房委會昨日公佈最新的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4.7年,重上去年年底的高位。基層市民無奈忍受長期輪候上樓之苦,問題在於公屋供應不足。開拓土地、增加建屋固然是治本之策,但遠水難救近火,短期應完善公屋流轉政策,推動政府與民間合作,以新思維推出更多紓困措施,多管齊下幫助輪候公屋的市民盡早上樓。

  最新數字顯示,公屋申請總數高達27.8萬宗,較上一季度上升1900宗,但本年度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卻下跌25%,只有25000個。此消彼長,公屋輪候時間必然越來越長,較悲觀的預測認為,輪候時間將超過5年。雖然政府一直努力覓地建屋,滿足市民訴求,但由成功覓地到房屋落成起碼要七八年時間,更何況覓地建屋屢遭阻力,難以在短期內大幅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因此,政府應考慮改善公屋政策,推出更多短期紓困措施,緩解輪候壓力。

  首先,當局應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加快公屋流轉。房委會資料顯示,截至去年中,全港約有2.6萬個公屋富戶,如果這些富戶都交還公屋,輪候冊上近一成申請者可以立即上樓。由於過往富戶政策太寬鬆,平均每年僅能收回約230個單位,公屋流轉速度遲緩。一方面公屋被富戶長期霸用,另一方面真正有需要的人長期等上樓、捱貴租、住房,不公平不合理。房委會去年底已經通過將公屋富戶政策由“雙軌制”變為“單軌制”,規定只要收入超過入息限額5倍或資產超過入息上限100倍,又或者擁有住宅物業,都要被“叮走”,目的就是讓有能力重回私樓市場的富戶交還公屋,切實照顧真正有需要的人。房委會須嚴格落實公屋富戶新政,確保公屋資源用得其所。

  其次,是為輪候公屋的市民推出短期紓困措施。運房局局長陳帆上任以來曾探訪房戶,研究推出“良心房”計劃。陳帆昨日表示,已經有發展商提供空置房屋,亦有熱心的基金提供財政支援,希望年尾可以推出幾百個“良心房”單位。

  政府能夠以新思維、新辦法應對房屋問題,值得支持。但是幾百個單位,不足27.8萬宗公屋申請宗數的0.5%,只是杯水車薪。有建議認為,可恢復關愛基金的“N無津貼”,給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提供一次過的生活津貼,減輕生活壓力,適當改善居住環境。很多“N無人士”就是輪候公屋的市民,有關建議值得政府積極考慮。

  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最根本的途徑是增加公屋供應,這離不開開發新界土地、利用郊野公園邊陲、填海等方法,對此社會上有不同意見,而且容易被政治化,大規模覓地建屋的挑戰不可低估。但是,大建廣廈千萬間,關乎20多萬公屋輪候戶的利益,政府應迎難而上,努力開拓土地,社會各界亦應以市民利益為重,協助政府覓地建屋,減輕市民等候上樓之苦。

  • 上一篇:香港商報:聚焦增加供應 解決公屋難題
  • 下一篇:8月11日香港報章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