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8月14日電 香港《商報》14日發表題為“港人港地應總結 多元供應解樓困”的文章,全文如下:
本港樓市熱度不減,“港人港地”項目啟德1號二期昨開賣第5座290伙,大批準買家及代理到場排隊等候揀樓,兩小時內已有逾百伙獲認購,加價依然熱銷,足見房屋供應形勢緊張,亦說明政府須要拿出更多更有力的房策新猷,盡量盡快緩解樓困及協助市民置業。上屆政府推出的“港人港地”等創意嘗試,從最初方案設計到推出項目,到現在展示出的實際效果,都值得總結和反思,通過借鑒其經驗,及不斷改善優化,讓多元供應的設想更具適切性,以利更好解決住屋難題。
針對本港房屋長期供不應求的問題,上屆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增加土地房屋供應,同時也推出房策新招,在私樓市場再加入“港人港地”項目,啟德1號即是試驗產品。在該政策下,條款規定只限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人認購;30年內單位不可轉讓予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人,買家亦不能用公司名義購買;單位放租、轉售及承造按揭前,全部需要向地政總署申請同意書;若單位出租,租約期不可超過5年,而業主不可預先收取超過12個月的租金。這種特殊供應方式的嘗試,回應了當時社會針對非港人置業搶貴樓價的聲音,原意是優先照顧港人的置業需要,緩解市民對房屋供應緊張之憂,也表明政府下功夫、花心機解決房屋問題。
應該說,在樓價高企、樓宇供應不足的時候,“港人港地”的設計在某程度上符合香港的現實,從推出的實際效果來看,“港人優先”很大程度上照顧了本地居民,保障自住需求,同時將非本地的買家及投資者排除在外,免項目淪為炒賣對象。不過,在理論上,“港人港地”亦作為一項穩定樓價的措施而存在,因此對港人來說,大家更期望的是可以在價格上負擔得起,但從啟德1號的“豪宅”定價來看,顯然存在落差,引來不少的抱怨聲音。其他的質疑,還包括推出的數量太少,政府在出售上述兩幅啟德地皮后,再無推出其他港人優先的住宅用地,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地點過於集中,覆蓋面不夠、惠及率不高;開售時出現“一客多買”等,都令“港人港地”項目效果不盡如人意。
試驗總有得失,此正反映,面對龐大的需求,若供應有限又依靠自由市場定價,實在難以協助港人上車置業。啟德1號自開售之日,價格不斷上升依然受到追捧,2期超購逾4倍,投資買家占四成,說明本港住宅供應遠遠未能滿足本地市民需求,這從二手樓房的價格沒有下調、公屋輪候冊的人數屢創新高亦可見,不能簡單將樓價上升歸咎於境外炒家。而市民期望啟德1號能夠“港人港價”,幫助輕松置業,亦是希望能夠得到政府在居住和置業上的資助。
故此,新屆政府應有房策新思維,例如加推更多切合港人負擔能力的“港人港地”,增加居屋及“綠置居”,給予首次置業者補貼,增建青年宿舍,嘗試在不同層次增加供應,解港人蝸居之苦,改善居住質素,讓更多普羅大眾有機會實現置業夢。當然,房策萬法歸宗,真正關鍵還在土地供應,只有更積極拓地,才能從根本解決難題。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