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8月17日香港報章社評

时间:2017-08-17

  香港新聞網8月17日電 新加坡首次超越香港,成為亞洲最宜居城市。

  《經濟日報》社評指,香港今年首次被新加坡超前,不應只著眼於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持續改善,或香港空氣污染和佔領運動後社會撕裂問題嚴重,而應從宏觀角度來看待問題。新加坡在強鄰環伺和資源匱乏下,一直為生存而掙扎打拼,怎樣才能令國家富強起來,關鍵在於吸納人才。反觀香港欠危機感,回歸後背靠祖國,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始終未能轉型,也未找到新經濟引擎,靠內地自由行救活經濟,依然靠炒股炒樓谷經濟,結果因為缺地、環球和內地熱錢湧現下,樓價屢創新高,正因為香港仍糾結在居住問題,社會經濟發展被掣肘,港府宜兩手抓,一邊要積極開闢土地,遏抑樓價,讓市民安居;另一邊設法吸納人才,發展新經濟引擎來提升競爭力。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當局會用半年至九個月時間,檢討是否重新推出活化工廈計劃。

  《頭條日報》社論指,工廈問題懸而未解,尤其樓價飆升,舊工廈有市有價,即使部份於一九七三年前建成的殘舊工廈,不用活化,也甚搶手。不少業主改成迷你倉,或改成非法劏房,豬籠入水,反而增加工廈風險。近年多宗迷你倉和劏房火災,造成人命傷亡,都是血的教訓。公眾期望,重推活化工廈政策,發揮市場力量,注入資金,提升安全,即使做迷你倉,須消除火災危機,同時強化規管,絕不容許劏房存在。另一政策重點,是在批准活化申請時,規定一定樓面供文化、創意產業使用,避免舊問題重現。新政府吸收上次經驗,重推活化政策,不應荒腔走板了。

  釘書釘事件主角林子健,涉嫌提供虛假資料誤導警方而被落案檢控。

  《星島日報》社論指,當初以事件採取攻勢的泛民主派變成要採取守勢,為如何“止血”傷透腦筋,反映當初泛民太急於藉機攻擊內地當局,蒙蔽了理智判斷,結果賠上了自己的誠信。罔顧事實,只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東西,是講求理性處事的社會的大忌。政黨選擇合乎自己口味的偏頗甚至虛假消息,未經深思熟慮,即草率地急於擴大事件,“圍爐取暖”自我催眠之餘,也催眠到一些跟從者。但是當謊言被揭穿後,就要付出沉重的誠信代價,令人覺得他們在利用一切機會散布沒有事實根據的恐慌。(完)

  • 上一篇:元朗私家車撞向工地4工人傷 司機被捕
  • 下一篇:美食博覽展開鑼 數百人排隊搶"1蚊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