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香港商報:多層次滿足市民安居需求

时间:2017-09-07

  香港新聞網9月7日電 香港《商報》7日發表題為“多層次滿足市民安居需求”的文章,全文如下:

  房屋問題一直困擾香港,歸根究底,是樓價高昂遠遠超出了市民的實際承受能力,租金升、置業難,輪候公屋時間頻破紀錄,年輕一代不少望樓興歎,今天社會上的怨氣,有不少是源於居住問題,致力滿足基層和居住環境惡劣家庭的住屋需求,實現普羅市民包括中產家庭、年輕人的置業希望,以行動為市民排憂解困,政府責無旁貸。

  特首林鄭月娥昨表示,港府將推出首置上車盤,對象為本港永久性居民,以及首次置業人士,相對年輕的家庭。此舉為現時的房屋階梯中多加一層,向特定人群提供置業機會,有助加快公屋單位流轉,便利基層、夾心階層及中產人士在置業上可往上流動,值得期待。希望政府做好研究及評估工作,在售價、制訂入息上限、覆蓋的受益群體、避免炒賣等方面做好規範,讓首置上車盤能夠發揮最大效應,符合政策原意。當然,解決一部分人的置業問題,僅是分階段解決住房問題的其中一環,政府必須扮演更積極角色,持續增加房屋的多元供應,讓“人人有屋住”,才能根本上緩解市民安居困境。

  一直以來,本港的住屋階梯主要集中在公屋、居屋及私樓三層,因跨度過大,加之供應嚴重不足,衍生了不少房屋問題,不少基層市民無奈地蝸居於浻房,而公屋輪候冊的隊伍越來越長,反映越來越多市民被排除在置業階梯以外,眼看私樓價格節節攀升,連中產家庭亦不易負擔得起,在需要大力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的同時,也凸顯政府協助市民置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針對社會對資助房屋的渴求,林鄭增建置業階梯,提出房屋五層架構,包括公屋、綠置居、居屋、港人首置上車盤和私樓,回應了既買不了私樓、又不合乎申請居屋資格的夾心階層,滿足不同收入家庭置業安居的訴求。同時,相信可為公屋人士提供多一個居屋以外的選擇,增加誘因讓他們騰空公屋單位予輪候冊人士上樓。

  雖然首置上車盤的具體政策,要等到林鄭下月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交代,但已有消息透露,當局初步傾向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利用發展商私人住宅地皮,推出首置上車盤,定價與市價脫恥,將以家庭收入中位數釐定,以樓層、坐向制訂不同售價,規定如要轉手只能以原價賣給政府,防止投機獲利等。當中令人關注的問題,是推出的政策,如何做到最大範圍惠及合資格人士,避免制造新的不公,引發不必要的質疑。同時,首置上車盤的數量,亦應根據形勢的變化決定供應的多寡,推出的數量不能太少,否則會令項目效果不盡如人意,也要顧及私人市場,防止樓市大起大落。

  首置上車盤的推出,並不意味著公營房屋供應的放緩,目前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已增至近27.6萬宗,平均要4.6年才能上樓,反映市民對公屋和居屋的龐大需求。政府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制訂多項方案,混合發展增加供應,才是解決樓困的應有之義。這一切都建立在有足夠的土地來源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召開第一次會議,估算香港土地供應至少有1200公頃的差距,社會各界應有共識,大力拓地刻不容緩。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 上一篇:星島日報:首置上車盤地從何來
  • 下一篇:首置上車盤切中肯綮 以靈活方式盡快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