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文匯報:復設常態墟市 活躍地區經濟

时间:2017-09-11

  香港新聞網9月11日電 香港《文匯報》11日發表題為“復設常態墟市 活躍地區經濟”的文章,全文如下:

  上水石湖墟昨日搖身一變成為墟市,附近街坊、退休長者和年輕人都可以擺賣自製的產品,甚至有家住港島的市民也特意來到上水光顧,體驗墟市內人與人之間更緊密的關係。這次墟市作為北區墟市的試點,將在本月及下月共舉行4次。近年社會上一直有要求政府復設墟市的呼聲,當局亦廣納民意,以正面態度開展試點,只要管理得當、揚長避短,此舉將不失為一項可突出各區特色,活躍地區經濟,帶動旅遊發展的良好政策措施。

  墟市是香港本地傳統之一,一般指因地區生活所需而設、由民間自行發展的市場,方為之墟市,過往香港共有17個不同大小墟市。不過隨香港社會的發展,大型商場和購物中心逐漸取代了墟市,政府也不再發出小販牌照。在集團化經營的大潮之下,小攤小販日趨式微,但卻不會完全消失,亦無必要徹底退出市場。事實上,本港現在仍有墟市,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其實就是傳統墟市。大家亦不難發現,每年春節前後,各區都會有人在街道上擺攤,執法人員對此“隻眼開隻眼閉”,可算是一種默契下存在的短期墟市。但社會近年的確出現一種呼聲,呼籲重新允許設立常態化的定期墟市。早前再有油尖旺區議員提出今年聖誕節和明年農曆新春期間在旺角開設墟市,食環署的回應亦頗為積極,表示正評估選址。

  從本次上水墟市的實驗來看,開設墟市只要選址合理、規管有道,避免衍生交通阻塞和衛生憂慮,讓小販在既定範圍內按照安全準則經營,加上採取有效的措施管好人流、噪音及環境衛生,就不會對居民造成太大滋擾,如此一來,設立墟市容許小販擺賣,既符合消費者趁墟心態,促進庶民經濟,提供謀生途徑,又可以保留和激活本土文化,甚至吸引遊客觀光,成為別有特色的文化項目和旅遊項目。台灣的夜市蜚聲國際,泰國的夜市遠近馳名,韓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亦有類似的旅遊熱點。據台灣觀光局統計,70%的赴台遊客把夜市列入行程,為當地旅遊業帶來可觀收入。

  總之,只要管理得當,確保環境衛生以及不造成對附近居民的滋擾,當局此項做法值得支持。假如試點效果良好,小販能夠在有規有管的環境經營,當局可探討日後進一步常規化,容許小販透過正規渠道申請經營權,每逢大時大節甚至每星期兩三晚設立墟市,讓墟市這項本地傳統文化特色進一步發揚光大。

  • 上一篇:港媒:高溫救人被灼傷 消防再顯正能量
  • 下一篇:邱騰華:與東盟簽自貿協定有助港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