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6日電 據中新社報道,題:兒子講述母親作為飛虎隊中國女護士的傳奇故事
中新社記者 曾平
“我直到四十多歲才知道母親的傳奇經歷,從那以後,我就迫切想知道有關母親的一切。”在5日晚香港中華精忠慈善基金會七周年會員大會上,來自昆明的高德敏先生對記者說。
高德敏的母親黃歡笑出生在澳門,1938年考入香港瑪麗醫院高等護士學校,後在九龍醫院做護士。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香港,黃歡笑幾經輾轉來到昆明95美軍醫院,成為美國飛虎隊——美國第十四航空隊醫院的一名護士。在那裡,她與受傷的美軍飛行員、醫院裡的美國軍人、護理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情。2004年,美國飛虎隊老兵重訪雲南,當時已92歲的黃歡笑與當年共同戰鬥過的老兵們相聚,這段塵封六十年的故事才為世人所知。
自聽母親講述她的經歷後,高德敏就盡其所能搜尋有關母親的各種資料。此次來港,他追尋著母親當年的足跡,去了瑪麗醫院、九龍醫院和廣華醫院。
在瑪麗醫院的護士樓,陳列著一件創院以來就有的護士披風,內裡是紅色,外表為黑色。高德敏說,看到這件披風,他眼前就浮現出護士們在風中行走、披風被吹起的情景,又想起這裡的很多護士參加過抗戰,覺得她們像從香港飛出的“火鳳凰”。他將自己所寫的母親故事《飛虎月亮花》送給了護士樓的陳列館。
5日晚,在香港中華精忠慈善基金會的會員們面前,他拿著一件白色小背心,向在座者講述母親當年如何躲過日軍搜查,離開香港趕赴內地:第一次離港去澳門被日軍發現行李中的護士裙裝沒走成,幾天后重新化妝,自己做了這件小背心,將醫院證件放進背心上的小兜,秘密藏身,混過搜查,到了澳門,再經澳門趕赴內地。
高德敏對記者說,母親當時與幾位同樣來自香港瑪麗醫院的護士幾經調配去了雲南驛美軍醫院,這是靠近“駝峰航線”最前線的醫院。隨著其他護士陸續被調走,黃歡笑是唯一一位直到抗戰勝利仍然留在這所醫院的中國護士。
高德敏給記者翻開一本畫册,裡面的照片和書信記錄下了黃歡笑和美軍相處的日子。1944年,一位美軍戰士在向黃歡笑寫的感謝信中使用“Dearest Rita”稱呼她。一張照片裡,黃歡笑身著護士裝坐在台階上微笑,同框出現在照片後排的是兩位年輕的美國軍人。
高德敏說,母親臨終時還惦記著飛虎隊,口裡一直念著“long island”。她戰時所在的雲南驛美軍醫院院長布什來自美國長島。高德敏的妹妹後來去美國長島,找到了布什的後人,併發現了上述那張黃歡笑和兩位美國軍人的合照。
2004年,高德敏帶著母親參加雲南省政府向美國空軍博物館贈送石碾子的活動,他把從各地收集來的老照片,配寫母親與飛虎隊的故事,做成相册送給了當時來參與活動的美國大使館文化參讚。
雲南驛機場是著名的駝峰航線航空轉運站,每年8、9月,這裡會開放一種白色花,祗在太陽落山時才開,太陽昇起來時就會回縮,名為月亮花。高德敏說,他覺得月亮花就象徵著白衣天使,永遠默默無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