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澳门新闻

來去匆匆 逾一成旅客留澳不足三小時

时间:2017-10-07

  香港新聞網10月6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統計局“細化”旅客統計資料庫,自今年一月起的入境旅客資料中,“不過夜”旅客細分為不足三小時、三至六小時、多於六小時三個組別。按資料公佈,一至八月每月有約30萬人次入境少於三小時,以每月入境旅客不足300萬人次計,有多於一成旅客來澳行程匆匆;三至六小時旅客每月介乎28-42萬之間;多於六小時的則最少有42萬,最多為一月時的76萬。

  是次統計局公佈的旅客資料庫,包括按性別、歲組、證件簽發地、入境通道統計的入境客、指定地旅客(主要是“一帶一路”、葡語系國家、內地旅客及自由行客等),以及重遊旅客即個別旅客在過去六/十二/廿四/卅六個月內入境澳門兩次或以上等。

  倡增廿一歲以下組別

  有學者認為,細化旅客統計資料,有助商界、學界研究以至政府政策制訂有更穩固的基礎,一方面新增“年齡組別”及“性別”分類。如“年齡組別”由“小於十五歲”、“十五歲至廿四歲”、“廿五歲至卅四歲”……到“大於六十五歲”的七組別,有助商業市場針對不同年齡層細化市場。建議增設廿一歲以下組別,因廿一歲可以進入賭場,對評估博彩行業以至是否家庭旅客,對未來若發展主題樂園具有參考價值。

  另外“性別”分類亦是十分重要,因男女消費習慣截然不同,澳門定位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其中一環是購物,以女性消費佔多,且購物區銷售的產品大部分為女性用品,故細分性別有助產品、服務商更精準了解市場空間。

  百萬客半年首次重遊

  “不過夜旅客”以逗留時間劃分為“不足三小時”、“三至六小時”、“多於六小時”三個組別,由於澳門陸路連接內地,走路已可入境澳門,不過夜旅客佔旅客數近半,清楚旅客逗留長短,有助制訂政策。由於澳門旅遊發展方向是希望吸引旅客在澳留宿,留澳越久消費越多,亦減輕通關壓力。上述分類有助了解旅客在不同月份下逗留時間的變化,有利交通等政策制訂。

  同時,“重遊旅客”按“首次”、“1-2次”、“3-6次”、“多於6次”劃分。按公佈今年八月有112萬人在半年內“首次”重遊,“1-2次”重遊亦有75萬人。學者認為,數據有助了解吸引回頭客次數,建議增加人生首次來澳數據,了解去大三巴等景點的需求量;若可提供重遊旅客是否留宿的數據,更有助市場評估。整體來說,今次統計局對資料庫優化值得鼓勵,完善科學施政數據基礎。

  • 上一篇:黃金周假期 大三巴手信店旺丁未旺財
  • 下一篇:三人行李藏禁用武器離境被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