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4月25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坦言本澳樓價升到回歸新高,但認為仍未到合適時機出手調控樓市。澳大社會科學學院助理院長林玉鳳指出,有人購買“二、三、四個物業”,足以說明房產成投資工具,政府不出辣招無道理。本澳主要稅收並非倚靠賣地、賣屋,呼籲以“累進稅制”打擊炒樓風。
缺公屋惡性循環
土地在許多人口密集的地區成稀缺資源,物業投資成炒賣投機行為,林玉鳳指出,處理該問題首先要定義好土地或房屋資源的性質,若政府縱容房屋資源實投資的性質,始終難以處理居民基本居住需要。
她指出,很多地方都已推出辣招處理問題,歐洲國家採用“累進稅”甚至禁買第二套房產,配合控制租金升幅的雙重方式打擊囤積居奇。就連內地,對購買第二套或以上的房產時都已有嚴格限制。“澳門的稅收有幾多來自房地產?內地仲話要靠起樓、搞基礎建設增加稅收,支撐政府營運。但澳門,依靠房地產稅收的份額佔比很小,不應該令行業影響整個居民生活。”她呼籲政府實行第一間自住物業免稅,之後購置徵收累進稅的方式,以打擊土地資源稀缺下的房地產投機行為。
要打擊炒賣風,必須有公屋政策配合,特首不諱言“要低首期又要供得起唯有經屋”,但“每年有幾多公屋供應?幾時開隊、登記、抽籤、揀樓,一連串的問題都冇時間表。樓市點樣穩定?年輕人點樣能規劃人生?對政府管治有乜好處?”社屋亦然,輪候社屋人士在未能上樓期間可以領取津貼,也是推高租務市場的因素、樓市上升的助推者,惡性循環,在困局中走不出去。
應仔細公佈數據
政府多次重申,房屋政策和公屋規劃,要等埋計劃今年底推出的“公屋需求研究最終報告”。林玉鳳稱需求研究雖然一定要做,但在此之前,顯然可從此前登記抽籤的現狀看到公屋渴市,“為何不可以先做近期的規劃?再根據報告做長遠規劃?”究竟報告出爐多久,才會有公屋規劃,這又是另一個謎。
她深信,政府手上掌握的房地產市場做契資料,現階段已可公佈更多房地產市場的數據,如置業的平均年齡、交易呎價中位數、擁有“二、三、四、五物業”的居民的比例,政府有責任公佈更仔細的數據,讓社會看清市場現況。例如目前僅公佈呎價平均數,很容易造成“樓價飆升”的假象,因只要豪宅賣得貴,就會拉高平均數。擁有兩套以上房產的居民比例,也能反映出澳門是否存在“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問題,政府都不應該收埋這些重要數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