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澳门新闻

“天鴿”風災賠保三千宗 約38億澳門元

时间:2017-11-24

  香港新聞網11月23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天鴿”風災距今近三個月,金管局指截至本月十五日,有三千○三十一宗風災保險賠償,預計總賠償約卅八點一億澳門元。政府初步預計風災總損失一百一十四億元,當中保險賠償佔三成,多數涉及個人財產賠償,單是水浸和意外已一千四百九十七宗約三十六點六億,其餘多為工作保險索償。

  處理半數賠償個案

  電台時事節目昨探討風災賠償,金管局行政委員萬美玲、黃立峰,銀行監察處總監劉杏娟出席。萬美玲表示已處理一半賠償個案,約1,500宗,賠償金額約2億。另外一半,保險公司已在跟進,因風災涉及損壞程度較廣,包括大型設施、博企,需另行評估損失。至於中小企大部分已作賠償,主要包括玻璃爆破、裝修損毀等。部分未賠償個案主因裝修公司尚未報價。

  本澳保險公司有提供自然災害保,過往天災不頻發,居民需求不高,一般買火險時附購水險。今次損失主要是低窪地區長期水浸,保險公司受保意慾不高,保費亦較貴,加上居民對汽車全保需求亦不多,部分損失未能獲賠償。政府正分析賠償數據,研究下一階段工作。

  考慮設立巨災基金

  針對內港、新橋區容易水浸,損失較大,已着手研究低窪地區投保情況,了解保險公司承保意慾,政府會再作跟進。至投保颱風和水浸險,已知保險公司會承保,但不同地區情況不同。經濟局最近協助低窪地區中小企加裝升降台,任何可減低損失的措施都受保險公司歡迎。

  政府正研究參考外地設立巨災基金,多數是政府與私人機構合作的非商業計劃,保額較易被居民接受,鼓勵高風險地區居民投保。外地亦有巨災指數保險,水浸和風災達一定指數就可獲賠償,主要由政府投保,賠償金用於災後重建。但這類保險較複雜,保費金額等未必可照搬到澳門,仍需研究。

  現時法律無規定停車場管理公司購買責任保。本澳保險公司一般是承保管理公司法律責任,與汽車第三保雷同,均設定保額。至於停車場責任保會否賠償停車場水浸車,要視乎保單承保範圍。(完)

  • 上一篇:澳門金管局:融資租賃兩法年內完成
  • 下一篇:澳門理工學院研討會探討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