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月8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澳門論壇昨日探討幼童發展遲緩及早療問題。有講者認為近年發展遲緩的幼童人數增加,主因社會對該方面認知提高,家長亦願意及早為幼童作評估;澳門現時已有一站式評估醫療中心,縮短輪候評估時間,可及早為發展遲緩幼童提供適切治療。
澳門論壇昨日上午十一時假黑沙環公園舉行,教青局教育廳長龔志明、社工局社會互助廳長蔡兆源、衛生局兒童綜合評估中心主任戴華浩、澳門特殊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董志文、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協進會理事長李倩雯出席。
戴華浩表示,近兩年社會對早療兒童的認知和關注度提高,衛生局連同社工局及教青局於一六年成立兒童早療協作組,其後亦建立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兒童康復治療中心,連結各機構,為發展遲緩兒童提供一站式的評估醫療服務,至今已收到超過二千個需要接受治療評估的個案。
加大特殊家庭援助
他指出,過去早療兒童等候評估時間過長,兩間中心成立後,明顯縮短等候時間,約九成兒童可於一個月內接受評估,其中職業治療由過往輪候六至八個月,縮短至兩三個月即可做評估;語言治療則減至半年可作評估,期望可及早發現並治療發展遲緩兒童。
李倩雯提到自己亦是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家長,指當家長發現自己子女發展遲緩,會感到徬徨無助,冀政府能給予更多幫助和支持,並持續開展家長培訓課程,讓特殊家長可在家中照顧兒童,同時可減輕政府的醫療壓力。
有觀衆關注熱議多時的照顧者津貼,蔡兆源稱,政府現正推行“十年規劃康復服務”,並將研究照顧者津貼的可行性方案放在中期規劃,當局已成立專責研究小組,希望可通過津貼減輕家長的經濟壓力,讓遲緩孩童得到更好照顧。社工局現時亦與民間團體合作,開展專門為特殊家長提供的培訓、輔導及相處教育,讓家長更能掌握如何教導自閉症、多動症等兒童,將訓練融入日常生活中,加大對特殊家庭的援助,未來亦會擴展相關服務。
融合教育學額充足
龔志明稱,澳門去年有特殊需要接受融合教育的學童約一千三百人,現時有四十九間學校合共提供一千八百個融合教育學額,學位充足。另外,教青局將在下學年增設“融合教育校本培訓資助計劃”及增設融合教育的專項資助,讓學校能聘請輔助人員,並在資源充足下讓老師參與特教培訓。師資方面,現時約有一千七百名老師完成融合生教育培訓及資源教師培訓,去年所有就讀高中的融合生也順利畢業,六成升上大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