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3月6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近年中國內地經濟增長不斷,許多本澳企業重視並希望開創內地市場。據一七年十二月發佈的“澳門創業指數”研究報告指出,58%新創企業者打算未來兩年往內地創業或擴展生意,最多表示前往內地創業原因為“內地市場大”(66.7%)。39%新創企業者未來兩年無打算前往內地創業或擴展生意,最多表示不前往的原因為“對內地市場不了解”(53.6%),其次為“缺乏資金”(17.9%)。另外,試過在內地創業的創業者中,表示內地創業遇到的困難是“社會文化不同”(33.3%)、“牌照及手續問題”(33.3%)和“生意不好”(33.3%)。
報告指出,創業者所在行業前三項均為從事屬於個人服務產業的餐廳、零售業和食品。每個市場消費模式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以主要的餐飲業為例,給出一些建議。
借助互聯網了解市場
首先,要了解內地市場,如消費特徵、消費結構等。“對內地市場不了解”正是阻礙最多創業者前往內地市場的原因。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很難有足夠資金或時間對內地市場的模式、特徵等進行較全面的了解和調研。其實,了解內地市場並非想像中的繁瑣,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短時間內就可低成本地掌握所在行業的大致動態。例如“中國產業信息網”、“中國報告大廳”等權威網站,從宏觀角度提供各種產業的年度研究報告;“知乎”網站則聚集一些專業人士的探討,如“餐飲業”話題下有四千個提問及上萬個回答分享;也可使用“問卷星”網站創建問卷發放給網友作答,收集最需要的市場數據。善用互聯網資源了解內地市場,知己知彼。
其次,宣傳和經營上要接地氣。在澳門,地方小,步行方便,不少餐廳主要通過在客流量多的地方立牌吆喝或派發傳單等方式招攬顧客,但在內地,要利用微博發帖、鼓勵顧客分享微信朋友圈的宣傳方式才更具效果。在日常經營上,內地消費者從作息時間、飲食習慣到消費價位等方面,均與澳門消費者略有不同,進軍內地市場的澳門餐廳從營業時間、菜品到價格都要考慮調整。尤其重要的是要入駐美團外賣、餓了麼等線上餐飲平台,澳門的“澳覓APP”普及度還不夠高,但在內地,線上點單接單已成為餐飲經營主流。電商化是內地各個產業的大勢所趨,澳門創業者要注意這趨勢,用互聯網思維考慮線上線下融合等戰略。
保留特色差異化經營
最後,要保留澳門特色以實現差異化經營。一些試過在內地創業的創業者認為“社會文化不同”是創業過程中的困難。但換個角度,這個劣勢甚至可能成為優勢。內地有一家店叫“澳門豆撈”,借鑒澳門地區養生火鍋的餐飲理念,現已發展到200家分店。實際上,內地消費者不僅易於接受港澳飲食理念和特色食物,且更希望吃到正宗港澳風味。但內地很多餐廳只是打着港澳旗號,做出來的食物並不正宗。在這點上,港澳的餐飲創業者極具優勢,更應把握這一特色實現差異化經營。
另一大阻礙本澳創業者前往內地的原因是“缺乏資金”。澳門創業者可考慮從二三線城市起步,其租金、人力和物價等都比一線城市便宜,進入市場的資金門檻和退出市場的資金損失都較小。發展成功後再打入一線城市,亦有更堅實的基礎。內地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但十四億人口市場該如何進入,是困擾許多創業者的問題。首先要善用內地的傳媒資訊、網絡信息以了解內地市場,其次要結合內地市場的不同,進行本土化的戰略調整,最後在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市場可運用澳門特色作為差異化戰略亮點。面對資金不足,也可考慮以二三線城市為切入點打開內地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