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22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澳門學生首獲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Intel ISEF)三等奬,作品同時獲專項奬,參賽隊伍昨日上午九時返抵澳門,主辦方教青局、科技發展基金會及澳門工程學會人員與家長們在外港碼頭迎接。
得大奬命名小行星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是一項緊貼世界先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國際性比賽,也是全球最大規模和最高級別的青少年科學競賽。據悉大奬賽得主更有機會“摘星”,命名天上的小行星。比賽挑選超過一千八百名來自世界各地七十五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學生參與。澳門派出學界代表隊包括八名學生及三名指導老師,在工程師學會名譽會長黃承發帶領下赴美參賽。
獲得三等奬的培正中學同學表示,老師及同學的努力、付出是“一步一腳印”,獲奬時覺得很激動,意想不到,感謝老師及同學支持。認為最難、最具挑戰性是評審部分,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最重要是讓評判知道他們對作品的熱誠。輔導老師劉冠華表示,為統籌比賽,參加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國際賽事,包括到台灣、香港等地參賽,經過不斷修改及嘗試,藉以優化提升作品。同時,這次是對本澳科普的鼓舞,見證政府多年來在這方面的投資見到成效,希望本澳有能力更進一步。
比賽考驗綜合能力
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指出,澳門已參加有關賽事多年,今次能夠突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總結以往經驗,過往由於不了解裁判的要求,比賽期間老師及指導人不可內進,所以總結相對費時。在國際比賽上,除了科技上的知識外,演說能力、語言能力及寫報告的能力同樣重要,都需要整個教育體系支撐。
黃承發認為本澳很有條件“摘星”,加上現時推出的潛能拓展計劃,從小培養學生對科普的研究精神,指本澳科普水平評分比很多地區都高,覺得離“摘星”只有一步之差,相信未來幾年“摘星”有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