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中美学者在沪交流“灾害、创伤与危机管理”

时间:2017-05-19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 (张婷 许婧)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联合美国弗洛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共同主办的“灾害、创伤与危机管理”国际研讨会18日在上海落下帷幕。

  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灾害社会工作,围绕灾害社会工作国际发展的趋势,灾害预防、危机管理与创伤应对的中美经验展开深入研讨。

5月12日,一批“酷炫”救灾“神器”亮相无锡市中心,吸引当地市民围观。杨颜慈 摄

资料图:“酷炫”救灾“神器”。杨颜慈 摄

  全球已经进入到风险社会,中国也进入到了灾害高发阶段,防灾减灾已经成为严峻的任务。如何理解灾害与创伤?如何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害应对和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成为与会者热议话题。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JamesJ.Clark教授认为,现在灾后应对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甚至一些不佳的介入方法,会使受灾人们遭受更大的伤害。因此,政府应该将很多资源用于灾难研究。对于如何开展社会工作研究,他提出一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熟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不同层面的干预项目,并对项目进行评估;二是开展研究不能局限于实验室或学术机构内部,要深入社区与人交流;三是要用全新的方法思考研究方法,去应对无法控制的因素、变量;四要设计一些方法,对独特的项目进行评估;五是社会工作研究要有跨界、跨学科的合作;六是要“以为人本”,注意社会公正、公平问题以及专业准则。

  中国的7位社会工作专家向与会者分享了“中国经验”。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徐永祥教授介绍了中国灾害社会工作在实践、研究方面的进展。徐永祥认为,整个中国灾害社会工作学科热门并逐步建立起来,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以后。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再到鲁甸地震,三个阶段,使得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形态、社会认知度、政府接受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在社工机构、高校老师的倡导下,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工作发展的文件,一些地方政府也颁布了很多政策性文件。所以,中国的社会工作,不仅做服务,宏观上也对制度的改变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关于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理论,徐永祥分析了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建构主义、社区为本、整合主义三种不同的取向,并提出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建构“政社分工与合作”的灾害社会工作政策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作了“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的报告,以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案例,系统阐述了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方案制定、项目策划以及本土实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张和清教授以绿耕为期九年“映秀母亲”和“山里码头”灾害社会工作项目为例,对中国灾后社区重建的结构性困局及其出路进行了思考。华东理工大学范斌教授讨论了中国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中存在的“碎片化”“应急性”“不可持续”等问题,提出建立整合性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理论模式。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萧琮琦教授对灾害下的儿童需求与服务进行了讨论,分享了台湾9・21震灾与莫拉克风灾,以及南亚海啸的灾后重建的经验。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海波教授讨论了“危机响应中的社交媒体与组织适应”问题;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黄锐博士分享了中国对口支援体制下的灾害社会工作的优势与限制。(完)

  • 上一篇:四川绵阳北川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图)
  • 下一篇:每年接报警求助140万余起 广东警方推出移车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