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让家住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金雅苑社区的严大姐记忆深刻。“前几天听说我家老头子被纪委叫去谈话了,当时真是吓得不轻,还以为他犯了什么大事。后来,他回来跟我说是因为好几次没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街道纪工委就是提醒一下。那悬着的心,才一下子放了下来。”严大姐一脸笑容地说,“现在想想,提醒提醒,挺好,可以防止出现大问题嘛!”
这样的谈话在江干区已经成为常态。去年以来,江干区纪委结合区情,梳理出提醒谈话、批评教育、谈话函询、民主生活会、通报批评、告诫和诫勉七种方式,并列举44种适用情形,切实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在实践中,这七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当发现党员干部家里准备操办婚丧嫁娶事宜不进行报备时,我们会对其进行提醒谈话;当党员干部出现作风不良等轻微违纪问题时,我们会对其以及其所在单位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提醒谈话……”彭埠街道纪工委书记曹国富说。
实践中,该区突出党委主体责任,把红脸出汗列入主体责任清单,除了谈话函询由纪委实施之外,其余六种方式均由党委实施。同时,专门编制工作手册,明确实施主体、程序等,做到履责过程“全程留痕”,让程序更加规范。
为避免流于形式,该区还把运用七种方式情况纳入责任制考核,实施年终大考与月报、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机制。同时,将各单位存在的问题,抄送相关区领导,由区领导督促整改。
2016年9月,一封要求区市场监管局对行政复议已确认违法的相关人员问责的信访件,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红脸出汗。该局党委对全年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对承办案件的11名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好在我们及时发现处理,不然责任制考核得扣分,还要成为区领导的挂牌督办对象。”驻局纪检组长毛展宏说。
“以前基层在处理一些苗头性问题或轻微违纪问题时,由于理解和认识的不一致,难免造成执行的‘千人千面’,长此以往将影响执纪效果。”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潘洪说,具体细则让基层处理苗头性问题对症下药,有章可循。
截至今年一季度,该区累计开展提醒谈话1699人次,批评教育170人次,谈话函询45人次,通报批评18人次,召开民主生活会315次,告诫1人次,诫勉4人次。干部中一些小微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解决,同时信访量有了下降。2016年,江干区纪检信访总量和重复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27.7%、25.7%。(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