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普光气田技术“出师” 七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时间:2017-05-24

  本报讯(记者邓崎凡 通讯员薛相才 饶志坚)5月18日,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专家到中原油田普光气田参观考察,这是本月普光气田迎来的第二批外国同行考察团。此前,已有土耳其、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石油公司先后到普光气田考察、学习,并抛出进一步合作的“橄榄枝”。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由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开发管理,是国内建设开发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海相高含硫气田和“川气东送”工程的主气源地。自2010年建成我国第一个产能超百亿立方米高含硫大气田,普光气田用7年的时间实现了“跟着学、齐步走、领着行”的三级跳,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被业内誉为高含硫气田开发的“中国样本”。

  “普光气田建设之初,高含硫气田的开发管理在国内几乎是空白。”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俭介绍,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高含硫气田的开发管理技术,“拜师学艺”就成了普光气田建设者们最初的功课。

  今年36岁的净化厂安全科科长胡文明曾去过加拿大、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考察学习。“许多核心技术都保密,一些厂区我们连大门也进不去,只能摸索前进。”抱着这种心态,普光气田投产前后,普光分公司累计送到国内外各大院校和厂矿企业培训的人员达2800多人次。

  自2010年普光气田建成投产以来,普光分公司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普光特色的高含硫气田开发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掌握高含硫气田高效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普光气田“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目前,普光气田整体开发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徒弟”到“师父”的转变,国内外考察学习的同行纷至沓来。2014年底投产的元坝气田,更是整体复制了普光气田的技术。

  2016年,普光气田承揽伊拉克米桑油田含硫天然气处理厂投产试车保运项目。这意味着普光高含硫气田自主创新形成的系列技术打开了国外市场。

  “提供技术服务,这只是普光气田开发技术走出国门的第一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普光气田有望实现从设计、施工到开发运营全面走出去。”中原油田副总工程师、普光分公司经理张庆生说。

  • 上一篇: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抓好试点关系改革全局
  • 下一篇:全新微蛋白结构设计出炉 将促进蛋白质折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