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5月26日电 (杨 张浪 汤雁)“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确实下了苦功夫。”26日,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凉山州代表团代表、宁南县委书记黄玉超对记者表示,作为内陆西部地区,四川过去五年平均每年能解决超过100万人的贫困问题,让人由衷欣喜。
“这是我们努力的必然结果。”黄玉超说,自己对于脱贫攻坚的感受最为直接,“工作作风是最能说明官员为民办事的诚意。2015年,为解决贫困问题,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喜德县一住就是一个星期,一年这样的深入调研两三次,带动所有省级领导进村入户调研。这种以上率下的作风带来了以上促下的实际效果,在一线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成为大家认可的工作作风。”
盐源县委书记邓天友对记者表示,为进一步最好精准扶贫,防止“脱贫再返贫”,贫困地区还要做好三件事。
“凉山州的贫困是区域性的贫困,贫困原因有他的共性,首先是交通落后。”邓天友表示,凉山的矿产、森林、草场、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但交通不便这些方面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比如花椒,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能卖9至10元一斤,但到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只能卖5至6元一斤,因为运输成本过高。”他说,如果交通路网能够达到四川中等发达城市的密度,老百姓的收入至少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其次是教育,据邓天友介绍,以盐源县为例,盐源县每年有6000名初中毕业生,但高中只有3所,招生规模最多3000人,有一半少年从高中开始无法进入正规教育,长此以往将对人才数量和素质产生较大影响。
最后是电网。邓天友表示,盐源县16800多名贫困人口中,有7000多人靠光伏发电解决了基本用电问题,能够照明、看电视,“但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没有解决,大的动力机器也无法运行,因此电商、工业难以快速发展。”邓天友表示。
“把以上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补齐,凉山州将有望永远摘除贫困的‘帽子'。”邓天友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