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对话华星团长:助力中华文化植根海外
作者 付强
26日,新一批13家华星艺术团在北京授牌。不到3年时间,华星大家庭已拥有42名成员,分布在五大洲25个国家。
5月24日,文化中国・华星艺术团首次团长年会在北京开幕。中新社记者 张勤 摄“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实现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所言愿景,关键是支持和促进海外侨社文化建设,而“文化中国・华星艺术团”自身的本土化特点无疑可成为一大助力。
然而,海外侨情社情不尽相同,文化资源分布各异,各家华星艺术团如何贯彻融入理念,助力中华文化植根海外?华星艺术团首次团长年会期间,中新社记者就此对多位团长进行了专访。
余俊武:团结发展是前提
作为最早揭牌的4家华星艺术团之一,悉尼华星艺术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被不少艺术团视为“先驱者”。
团长余俊武表示,团结是华星艺术团发展壮大、助力中华文化扎根生长的前提,首先在于团结当地的华人文化资源。
“华星艺术团是桶箍,把散落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及团体像桶板一样箍在一起,在当地打出水来浇灌中华文化的土壤”。据他介绍,悉尼华星艺术团目前下辖43家社团,团员总数已超过两千人。
余俊武还指出,团结起来的华星艺术团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项目展示,才能从“量”的普及达到“质”的升华,形成本土化专业团队,进而走出社区融入当地社会,搭建更高的平台传播中华文化。
陈淑芬:“量体裁衣”辟新路
西班牙的华人文化资源不像北美、澳大利亚等地丰富。巴塞罗那华星艺术团“量体裁衣”,针对当地民众特点精耕部分文化节目,不仅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也让中华文化为主流社会所熟知。
“西班牙人天生性情奔放,我们就在中国武术及舞龙舞狮等节目上多花心思,收效明显”。巴塞罗那华星艺术团团长陈淑芬告诉记者,由他们主办的国际武术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吸引来自十余个国家的参与者上千人,西方人占多数。
巴塞罗那华人多来自中国南方,擅长越剧表演,但这种艺术形式并不为西班牙民众所熟悉。
陈淑芬邀请当地观众现场观摩演员化妆、着装,让他们亲自上阵尝试,通过增强“代入感”成功触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借以培养他们对越剧的喜好,收获了西班牙民众的好评。
董钢:打铁还需“自身硬”
刚刚授牌半年的开普敦华星艺术团,于今年3月受邀参与了当地久负盛名的“开普敦嘉年华”。这是华人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如此规格的活动中。
谈及此处,开普敦华星艺术团团长董钢满是感慨。“从未摸过龙头的一群人,用不足2个月的训练时间,就把龙舞得有模有样,令当地人赞叹不已,这种经历弥足珍贵”。
董钢认为,华星艺术团想为中华文化植根海外出一份力,首先要做好“内功”。
“受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等影响,南非华人的文化底蕴有待提升,但我们也想把最地道正宗的中华文化展示给当地社会”。在董钢的规划中,开普敦华星艺术团一方面要凝聚侨界及当地孔子学院等多方力量,扩大节目范畴、提高节目水平,另一方面努力拓展活动资源,借此提升华星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
董钢还表示,要广泛参与国务院侨办组织的才艺培训,尽一切可能汲取营养,“早日让华星节目成规模、上档次”。
唐志红:文化创新促融入
26日,德国慕尼黑华星艺术团与其他12家团体一道,成为最新一批揭牌的华星新成员。团长唐志红坦言,“荣誉与责任并存”。
和许多专注文化领域的团长不同,唐志红长期从事科技创新,这也赋予她更多创新意识。
今年3月,唐志红邀请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商人士出席晚宴,席间安排了钢琴、古筝与二胡中西合璧式的表演,受到来宾的一致好评,也让唐志红对文化创新多了一分思考。
“慕尼黑华人不多,中华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这是我们的劣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文化创新去除了很多束缚”。唐志红认为,无论形式如何,只要保留中华文化最传统的精髓,许多方法都可以尝试,“华魂西彩”未尝不是中华文化成功融入当地的体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