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洛阳10月26日电 (记者 刘鹏)措施到户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地处豫西山区的河南省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近期村支部小楼内的楼梯台阶被红色、醒目的扶贫知识标语装扮一新。在派驻于此的驻村书记仇培建看来,这既是每天对他的自我鞭策,又能使党员干部、群众每登一步台阶都能了解一项精准扶贫知识。“即入眼,又入脑,最重要的是,每走一步都警醒不忘脱贫攻坚路!”
拾阶而上,一步一句扶贫标语醒目入眼。 刘鹏 摄在礼村隶属于河南西部的洛宁县城郊乡,位于县城东4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共1133户4216人。在礼村有贫困户26户86人,截至2017年底,全村已脱贫17户62人。
2017年11月,河南省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副书记仇培建被选派到在礼村,接力驻村同志担任“第一书记”。说起洛宁,其实仇培建与之有着不解之缘。23年的部队生涯里,仇培建曾于2006年7月起担任过洛宁县消防大队的政治教导员。11年后此番再赴洛宁,可谓重返故地。
入户走访、全面摸排、开展座谈、掌握村情。履职后,仇培建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仇培建看来,只有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把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的自觉行动,才能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此期间,仇培建先后邀请了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等知名人士赴村,以“乡村振兴战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主题,分别进行了辅导授课及作事迹报告会。此外,仇培建还带领在礼村党员干部集中到焦裕禄纪念馆等地参观,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以促使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驻村以来,仇培建不断研究强农惠农富农及金融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贷款入股企业分红。其中,1户贫困户向银行贷款10万元,参加了湖羊合作社,每年收益8000元;8户贫困户累计贷款19万元参加了三阳合作社;7户贫困户贷款35万元入股了当地一家医院;3户贫困户通过政银担保贷款11万元入股企业等,入股后的贫困群众均增加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此外,在礼村还与当地的一些木材加工企业对接,安置了附近15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引进洛宁县一家服饰箱包企业后,在礼村的扶贫车间正式投入运营,带动就业人数100余人。与此同时,仇培建还为25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安排了生态护林员、公路养护员、河道管理员、信息员等公益岗位。
图为在礼村新农村社区里的“爱心超市”。 刘鹏 摄近两日,记者赴洛宁县在礼村实地探访。走进党群服务中心,记者注意到,村支部两层小楼内的所有楼梯及台阶上,被党建、扶贫知识标语“装扮一新”。措施到户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拾阶而上,每走一步一句红色标语映入眼帘,尤为醒目。
仇培建告诉记者,扶贫标语上楼梯是他借鉴此前在部队时,为达到安全防事故以此警醒战士所为。“这是每天的自我鞭策,又能使党员干部、群众每登一步台阶都能了解一项精准扶贫知识。即入眼,又入脑,潜移默化、逐渐熟知。最重要的是,每走一步都警醒不忘脱贫攻坚路!”
与此同时,仇培建依托村两委组织开展的“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也在党群服务中心公开上榜亮相。在仇培建看来,此举不但能引导村民树立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亦可塑造良好的乡村软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村风正气。
在在礼村新农村社区内,一家“特殊”的“爱心超市”也于近期开张。说到“特殊”,因为这家超市并非能用现金交易,而是专门针对贫困户实行积分换物制度。如,参与户容户貌评分、清洁卫生评分、公益岗位履职评分等,最终实现用积分来换取一定的物品。
65岁的郭建委是在礼村村支部老副书记,交谈中,他对仇培建驻村以来的情况如数家珍。“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一天下来尽可能地多抽时间走访看望贫困户。拉家常,问情况,这家怎么帮,这家帮的怎么样。”郭建委感言说,驻村书记对村里的带动很大,以前村委班子对扶贫概念相对模糊,认为扶贫就是给几个钱,而现在,对扶贫的认识上有非常大的提升,“光输血不行,还得让他们(贫困群众)动起来,由输血变造血。”
在村民马京彩看来,“虽然仇书记驻村时间不算太长,但早已和村民打成一片,不但帮助贫困户,还经常看到他走访村里的困难户。一年来,村里新修了1.5公里的水泥路、安装了20多盏路灯,既方便了出行,村里也亮了起来、美了起来。”马京彩还向记者介绍说,“因考虑到社区内没有绿化,在今年植树节期间,仇书记还自掏腰包购买了20颗树木种在了社区内,绿树成荫,获得群众的称赞。”
图为在礼村扶贫车间。 刘鹏 摄走访中,42岁的村民贺军平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是30年多前从水库库区移民到在礼村的。但因儿子出生后患先天性脑瘫,直至去世,8年间看病花销导致家徒四壁、生活不堪重负,老人小孩一直住着土坯房。
“自从仇书记驻村后,隔三差五一有时间就会走来家中看看问问,有时候来了还和我们一起干活。”贺军平说,就在今年,在仇书记和村里的帮助下,通过危房改造给家里补贴了一部分资金,30多年的土坯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小平房。此外,在仇书记和村里的帮助下,上学的女儿参加了雨露计划,每年可按时获得教育补贴,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
31岁的村民王辉在十年前因一场交通意外导致颈椎损伤,重度伤残。不幸的是,王辉的父亲还患有食道癌,父子两人常年治病导致家中一贫如洗。王辉说,仇书记在得知家里的情况后,不但及时送来了生活用品、轮椅等,还帮助将他协调到了县里的托养中心修养、康复治疗。同时,为其母亲安排一份保洁员工作,将其父亲安排到了村里的公益岗位上。提起仇书记和村里对家里的照顾,王辉连连道谢。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实践是最好的课堂。”谈及驻村感受,仇培建说,驻村一年来,他真正懂得了以心换心,用真情服务基层,在汗水中收获幸福和美好。“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我坚信,只要集中力量攻坚、万众一心克难,带着感情帮、真心实意干,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如今,仇培建在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之余,还结合在礼村村民传统文化习俗,指导、资助村里成立了秧歌队、广场舞蹈队。他说,这样不但能引导健康的民俗文化,又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