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人工智能,快跑――揭秘进博会上“+AI”的国际范儿

时间:2018-11-06

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 题:人工智能,快跑――揭秘进博会上“+AI”的国际范儿

新华社记者周琳

服务领域,活跃在进博会新闻中心的“豹小秘”,为参会人员提供智能引领、服务接待、讲解咨询;工业领域,焊接、检测等工业机器人既能完成复杂的车身精细化扫描,搬运、协作等功能也不在话下……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各国工业和互联网巨头都带来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中国“首秀”。

11月5日,在首届进博会的欧莱雅展台上,一款美妆机器人吸引了许多女性参观者的目光。汤彦俊 摄

中国落地场景受跨国公司青睐

作为一个诞生了60多年的词汇,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历过多轮起伏,此轮“AI热”最大的特色就是落地。一系列“+AI”的场景真正走到行业中,解决痛点、提高效率。

在卡尔蔡司的展台上,机器人正在对车身进行精密检测,让车身从抽检变成100%覆盖。来自德国的机器人企业库卡把智能工厂的“mini”版搬到了现场,机械手臂联合作业,向观众展示机器人的灵活、高效和精密,完成中国“首秀”。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江兵说,从设备成本上来看,“+AI”的数字化工厂的一次性采购成本肯定更高。但是,智能工厂的特色就在于,有了大数据和AI的加持,后期的维护、维修等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从整体财务上看,“+AI”可以更省钱。

“工业机器人领域,我们和更多的中国下游企业合作,创造更多的需求,在帮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中获得商机,一起把蛋糕做大;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庞大的市场是最好的支撑,全球企业都可以分享中国扩大开放带来的新机遇。”王江兵说。

当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开启更多应用场景后,智能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国际合作已是“标配”。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高通在南京、重庆等地都建立联合创新中心,还建立了风险基金,将助力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全球智能创新在华同频共振

如果在医疗设备即时采集并上传你的心电图信息后,AI医生能第一时间初步判断,并将结果交给三甲医院的医生,作为辅助参考,检查还需要去大医院吗?在智能与高端装备馆,美国GE公司就带来了这样的心电图解决方案。

在GE医疗生命健康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周怀宇看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医联体的建设,解决基层医院医生少等问题,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单就AI技术,我们感受到中国和发达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以及愿意尝试新产品的企业和政府。”周怀宇说,GE的很多AI技术探索、应用在中国和发达国家是同时探索、同步上市,政府部门积极制定游戏规则,可以让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更快、更好地服务更多人。

在6日召开的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中国人工智能正在驶入快车道。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工业和服务机器人进入实际应用,一些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中国人工智能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初创企业崭露头角。

“中国是制造业和互联网大国,将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中国政府也欢迎跨国机构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企业,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苗圩说。

中国人工智能,快跑

既为跨国企业提供更好的商业模式,也为中国AI企业创造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我们的活跃用户里,80%来自海外,全球资源整合和技术组合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猎豹移动首席执行官傅盛说,目前没有人能定义“机器人”的模样,所以AI服务机器人的出炉过程中,公司在美国、以色列寻找顶级供应商,这个产品其实是全球创新的结合。

这种国际融合正不断加速。借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东风,9月17日,上海就迎来了一批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的集中签约。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微软、亚马逊等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将在上海设立人工智能科研机构。

以“广邀英才、全球交流”的平台,寻找“中国方案”与“世界智慧”,助力经济密度的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高品质生活、保障城市高效安全运行,共同迎接AI新时代,进口博览会正在成为全球前沿技术的“秀场”。

傅盛预测,最适合走出去的AI产品应该是软硬一体的。单纯的软件有可能会“水土不服”,但硬件产品做适配后很适合以标准化的方式,出海探路。“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国磨练出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将在AI的新舞台上,加速奔跑。”

  • 上一篇:中国空间站核心舱首次公开 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
  • 下一篇:教育部:切实做好校园欺凌、性侵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