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11月1日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国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新时期,如何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环境?如何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今天推出第六期《金融机构应坚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专访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央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当中的比重是不相称、不适应的。
在座谈会上,总书记一再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释放了正本清源、提振信心的强烈信号。
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发力,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相关部门陆续发文,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措施。截至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例近四分之一,增幅还在继续上升。
郭树清介绍:“今年1至10月,整个银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3.1%,新增贷款13.7万亿,增速相当于GDP增长速度的2倍。其中,前三季度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比较明显,今年增长了19%以上,明显高于其他贷款的增长速度。”
尽管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所改善,但目前与企业的需求、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银行对民营企业提供贷款融资仍存在种种顾虑。此外,不少银行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逃避给民营企业贷款。郭树清表示,银行保险机构应坚决按照“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坚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用实际行动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郭树清表示:“银行对民营企业仍有一定的所有制歧视,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我们要明确规定,银行在信贷政策、信贷业务和内部考核方面不得有任何所有制歧视。评价一个企业,不要看它的所有制和规模大小,主要还是看它的治理结构、风险控制能力、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市场需求情况。”
现在民营企业反映,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简单“一刀切”的办法,收缩民营企业的融资,特别是对出现困难、发生问题的民营企业盲目断贷、抽贷和压贷。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一定要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隐形壁垒。对此,郭树清表示,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决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要客观对待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采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措施。
郭树清指出:“第一类是企业在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出现突然性风险事件。这对企业和银行来说都是没有想到的,需要进行逐一研判;第二类是出现信用违约,贷款或者债券到期还不上的问题今年以来比较突出。还有股票质押风险,因为股市价格波动,质押的股票可能会达到平仓线,按照约定要卖出股票还债。对这些企业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我们要求银行和企业反复协商,比如要求企业补充一些质押品、抵押品。”
当前,保险方面也出台了一些办法,包括允许专门设立缓释股票质押风险的保险专项产品,现在已落地3只产品,规模合计380亿元。
今年年初,银保监会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两增两控”目标。其中,“两增”是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是指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和贷款质量。
郭树清表示,目前银保监会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推动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从长远来说,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应该达到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的相应比重,让民营企业能更多地从银行融资,减少非正规渠道融资。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他们将要求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50%。
本质上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郭树清强调,在认识上,关键是要推动银企双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思想,要充分认识到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宗旨和立业之本,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郭树清表示:“我们应该在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使大家转变观念。总书记这次讲话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也给金融机构吃了‘定心丸’。下一步,它对民营企业开展业务顾虑少得多了,能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强化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内在动力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