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冯烁 安徽台记者张建亚)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双十一”刚刚过去,不少消费发现,商家的“秒杀价”为何自己总是抢不到?安全专家表示,总抢不到“秒杀价”,多半是“羊毛党”和挖矿木马闹的。这“羊毛党”究竟是干什么的?他们又是如何从商家和消费者手中把各种优惠抢走的呢?
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混迹各大论坛寻找电商、金融、外卖等互联网公司优惠信息,通过返券、平台拉新活动等红包叠加,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甚至还可以通过转手倒卖获得现金收益。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羊毛党”。
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在历年的“双十一”大促中,消费者屡屡遭遇抢不到的尴尬。今年也不例外。
有消费者就表示,“双十一”期间,有个童装品牌在做秒杀,价格比平时便宜很多。分别是早上8点和晚上10点,连续几天,消费者准点去抢,但每次都显示商品已经没有了。客服回复说秒杀已经被抢光,所以商品下架了。
始于线下,兴于线上。“羊毛党”的兴起与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关。近几年,为了吸引注册用户,O2O企业与电商平台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微信红包、电商优惠券、电商免单之类的活动接连不断。由于没有任何门槛和风险,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正因如此,看中其中商机的“羊毛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羊毛党”数量与日俱增。
一项数据显示,仅今年10月,国内某网络安全监测机构就监测和识别出“羊毛党设备”逾6797万个。
网络安全专家李铁军介绍,所谓“羊毛党设备”是指仿冒真实用户设备进行“薅羊毛”活动的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并不一定都对应真实的手机和电脑设备。“羊毛党”使用这些设备冒充普通用户,对各类企业活动进行刷单、刷榜、领红包、领优惠券等。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抢购、秒杀活动中,面对的对手可能是“手速”超人的机器,很容易出现辛辛苦苦盼到“双十一”,却空手而归的尴尬。
李铁军介绍:“他手里面可能用一批工具,自动登录,到一个时间点就去抢 ,普通网民,因为没有这些工具,所以很难跟他们匹敌。”
李铁军表示,“羊毛党”带来的危害是双向的,一方面企业付出了真金白银却丧失了真正的用户;另一方面,用户体验遭到很大破坏。
他举例说:“比如有的公司的促销活动,可能来的九成都是‘羊毛党’,真正的用户很少,被这些职业的‘羊毛党’赚走了所有的促销经费。如果从技术上来解决,商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显然,电商平台已经成为“羊毛党”的主战场了。而随着近年以天猫、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千亿级”时代的到来,更是给“羊毛党”注入了强力兴奋剂,“羊毛党”越来越活跃。那么,“羊毛党”的行为尺度究竟在哪?尤其是在“双十一”这样的网购大促活动中,电商平台难免成为“羊毛党”的围猎目标,这又是否引起电商平台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曹颉表示,今年天猫“双十一”的总成交额已经达到2135亿元的量级,应对“羊毛党”更是迫在眉睫,否则,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利益都会受到损害。他说:“商家和平台想给消费者的优惠进了黄牛的腰包。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品牌和商家的形象也会受损。”
据不完全统计,黑客每天会对阿里巴巴平台发起4000万次恶意访问。今年天猫“双十一”当天,阿里安全技术成功拦截了包括黄牛软件攻击、黑客攻击等在内的16亿次恶意攻击。曹颉介绍,黄牛软件以非常规的方式构造和发送网络请求,被部署在阿里业务前端的安全技术产品识别并拦截,分析溯源确定是黄牛软件后,会推送线索给公安机关。
“反黄牛”、“反羊毛党”成为阿里巴巴后台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双十一”当天,通过技术手段保护409亿次用户操作安全,从注册、登录、下单、支付、评价到配送,涉及消费者购物场景的每个环节。曹颉介绍,下单前,安全技术将全程检测交易环境是否安全;下单时,会检测是否是机器下单以及收货地址的真实性;物流配送阶段,有隐私面单技术,消费者不用担心订单信息被泄露。
除了“羊毛党”外,“寄生”在网页上的挖矿木马,也拖慢了消费者抢购的节奏。统计显示,11月以来,用户访问量最大的50个被挂挖矿木马的网站中,有30个都是电商网站。
此外,网络安全专家李铁军介绍说,更应该警惕“羊毛党”背后的信息泄露风险,按照网络实名制的要求,“羊毛党”手中的这些账号都会关联到真实的身份,这些账号背后关联着一个黑色产业链。他介绍,信息泄露、个人信息买卖的产业关联在一起,他们手里面掌握了大量这样的账号,量级可能上万、上十万、百万,普通人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