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论中国)德国前驻华大使:改革开放成就绝无仅有 欧中应携手维护全球化
中新社柏林11月17日电 (记者 彭大伟)“如果没有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政策,那么中国就不可能取得如此不可思议的发展成就。”现任宝马基金会主席的德国前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Dr. Michael Schaefer)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谈及改革开放的意义,施明贤认为,纵观世界各国近几十年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有改革开放这样‘充满魔力’的因素”。
施明贤于2007年至2013年担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在他任驻华大使期间,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时至今日,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西方部分人士却又在议论当初接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否“正确”。对于这一问题,施明贤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我看来,有两个国家受益于世贸组织的程度无人能比,那就是中国和德国。”施明贤表示,正因德国和中国两国都是当前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两国都无意减少贸易和投资往来,“恰恰相反,双方都有志于使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更加开放。”
“在这一方面,欧盟和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合作,共同将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施明贤表示。
尽管已卸任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仍在德国持续关注中国发展和改革的近况,并多次在德国媒体上呼吁欧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早在2016年10月,他在接受《德国经济报道》采访时就指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打通了曾经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古代商路沿线,其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每个有愿意的国家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这一倡议的实施当中,“这尤其给欧洲带来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认真对待中国提出的建议,并尝试开展具体的合作”。
今年2月,施明贤在另一采访中表示,“一带一路”不仅涉及沿线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更涉及到如何开发位于欧洲和中国之间、远未充分发展的市场。他认为,欧洲将能够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
谈及当前中国企业在德投资的增长态势,施明贤表现出乐见其成的积极态度。他表示,过去十五年间,德国企业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如今中国人逐步开始前往德国进行投资,这实际上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正常的过程。毕竟,中国早已成为德国在全球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施明贤看来,看待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不应抱有“零和思维”:“经济不是一场零和游戏。我们必须和各大合作伙伴尽可能地都维持一种紧密的关系。”
由此,他认为,德国应该与中国和其它伙伴国一道,共同维护并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体系和基于自由贸易的全球经济秩序。
而对于已走过40载的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下一步将通向何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又将如何发展,施明贤指出,选择封闭社会、民族主义将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将会释放错误的信号。他相信,中国在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后,应当致力于促进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具体到德中两国关系的未来,施明贤形容自己是“乐观主义者”,并希望“一直保持乐观”。
“重要的是,全球化不应是一条‘单行道’。”施明贤表示,只要欧中、德中双方保持向对方开放市场、开放投资,双方的经济合作将能够保持积极发展态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