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 王晓蕾)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在过去的五年间,中外企业在共商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4.8%,累计直接投资超600亿美元。2018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680份,新签合同额206.3亿美元。
“中国企业‘出海’‘一带一路’国家,需要在不同的文化、法律制度、民族、风俗习惯之间寻求平衡”,在今天举办的中外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情况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曾港表示。
多种合作模式促双方共赢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优先合作领域。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缺乏基础建设资金,“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除利用“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传统政府框架项目合作方式以外,也不断尝试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股权收购等新模式。其中,中远海运成功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股权获得控股经营权等案例,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更多新的路径。
“中远海运在全球总共参股了55个码头,其中17个是在“一带一路”沿线。2016年,中远海运收购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多数股份,港口24平方公里长海岸线全部交给中远海运经营”,俞曾港表示。
“当初,比港刚开始进行私有化的时候,希腊国内有很多不同声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副总裁安吉洛斯・卡拉科斯塔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经过这几年发展,希腊国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开始的88万标准箱,攀升到了2017年的415万箱。同时,中远海运为希腊直接创造了3100个就业岗位,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达到了1万个。
“利用比港,我们打通了中欧之间经海铁联运,再到达中东欧的新的通道线路。对节省成本、提高物流大通道效率非常有利”,俞曾港表示。
中国企业“出海” 人才是关键
中国企业“出海”“一带一路”国家,除资金方面问题外,海外企业的管理也面临挑战。
“主要困难是要在不同文化、法律制度、民族、风俗习惯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国际化经营或在进行海外投资时,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俞曾港举例,在海外经营时,企业很可能遇到职工罢工的问题,这种情况在中国的管理中很少能遇到,“所以,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去协调各方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一个很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人才储备方面也面临挑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亚工作部主任沈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企业“出海”所需要的人才已经脱离了过去所说的会外语的人,而是要经济、文化、法律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出海’要主张本土化、国际化经营模式。当地政府、老百姓希望我们来投资、经营,而不是派很多的人员来替代他们的工作”,万华化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霍澎涛在发布会上指出,这就要求“一带一路”所需要的人才,应该了解国内和海外的文化、法律、经营习惯等,做好双方的桥梁。他表示,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成长速度太快,人才储备跟不上。中国有很多非常大型的民营企业不走出去,很大的原因是人才储备的不充分。这并不意味要派一个很大的团队到国外,但是必须要有在公司常年从事经营、技术,并且能够熟知海内外情况的人才做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