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秀荣:我这样领到新中国第一张身份证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单秀荣:我这样领到新中国第一张身份证
新华社记者杨牧、张爽
“我算是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张身份证的人。”虽然已经过去了34年,单秀荣说起那段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在身份证制度普及以前,证明身份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当时的歌唱演员单秀荣为了领取灌制唱片所得的汇款,必须要向邮局出具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介绍信。因为这样,她常常在邮局和剧院办公室两个地方往返。单秀荣回忆,虽然邮局的工作人员早已熟悉她,但是按照规定,还是必须每次都开具一张介绍信,“真是太不方便了。”单秀荣说。
除了介绍信以外,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能够证明身份的材料还有户口本、军官证等,但因为没有统一的身份证明文件,造成了很多地方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因为身份证明容易造假而造成社会治安等问题。
建立统一的公民证件制度的要求迫在眉睫。
1983年5月9日,公安部在给中央的《关于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提请国家立法,实行公民证制度”,随即开始筹备发放居民身份证工作;1984年,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派出所成为第一代身份证颁证的试点单位,8月31日那天,成为了单秀荣最难忘的日子,“那天傍晚我们大院里挂着红旗,张灯结彩,特别隆重。”到了现场民警告诉单秀荣,要第一个发给她,“成为第一个领到身份证的居民,特别高兴。”
领到身份证的几天后,单秀荣就去邮局尝试了一次,当时邮局的工作人员拿着这张身份证看了半天,“他说,这是真的吗?我说刚发的。对我来说这是新鲜的事,对这些办事人员来说也是一件很新鲜的事。”
2001年,北京市警察博物馆联系到单秀荣,希望收藏这张建国后的第一张身份证。“它跟随了我20年,这20年间帮我办成了很多事。”单秀荣说,“我很荣幸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