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打前站|习主席到访前,带你解码西班牙

时间:2018-11-29

视频:打前站|习主席到访前,带你解码西班牙  来源:新华社

北京到马德里的航班是凌晨1点起飞。我们同行的好几个同事都是刚刚结束了习近平主席亚太三国行的报道。说实话,确实有些难掩疲惫。

子夜时分,只有靠对目的地西班牙的美好期待,来消除连续工作的疲劳,度过登机前这段难熬的时间。

我们一行人中,喜欢吃的,会眉飞色舞谈到最近因为一部纪录片走红的伊比利亚火腿;男生则会讨论皇马、巴萨足球队;年纪大些的会“教育”我们关于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之种种……

当然,我们共同的任务是在习近平主席到访西班牙前,争取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勾勒一个深秋的马德里,讲述中西交往的新故事。

一组事实,勾勒中西交流轮廓

12个小时的航程、人员满满的航班……抵达马德里时是一个带着寒意的清晨。

马德里市中心挂起两国国旗欢迎习主席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新华社记者 魏建华 摄)</div>

马德里市中心挂起两国国旗欢迎习主席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新华社记者 魏建华 摄)

驶进市区,第一印象的马德里几乎是个很平面而又颇古典的欧洲都市。没有太多的高楼,随处可见的古建筑,操着语速超快的西班牙语的当地民众……

也许是时差的原因,甫到这个位于欧洲西南角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度,总有些魔幻感。连欧非两洲大陆、襟大西洋和地中海、历史上曾经风云一时的海洋大国……可马德里似乎少了些大都市的气派?

“登陆”西班牙街头巷尾的摩拜单车。(新华社记者 李建敏 摄)

“登陆”西班牙街头巷尾的摩拜单车。(新华社记者 李建敏 摄)

除了名胜、美食等标签,我们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一个东方国度的记者该如何去介绍、解读中国与西班牙近些年的交往?

行前的背景资料也许有些枯燥,但却是我们去解开两国交往种种的钥匙。

问:西班牙在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答:中国

问:行程超长的“义新欧”中欧班列终点在?答:马德里

问:被当地人视为欧洲最大的中国小商品批发中心在哪里?答:马德里

问:参加中文水平考试人数最多的欧洲国家?答:西班牙

……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西班牙将怎么隆重接待习主席?

建于曼萨纳雷斯河沿岸山岗上的马德里王宫。(新华社记者 毕晓洋 摄)

建于曼萨纳雷斯河沿岸山岗上的马德里王宫。(新华社记者 毕晓洋 摄)

对于这次访问的意义,先看看几天前的新华社通稿――

新华社记者 孙奕 制图

新华社记者 孙奕 制图

除了通稿,我们会和大家一起深度打卡西班牙,看看中西这两个东西方重要国家擦出了怎样的火花――

这个货运班列,习主席曾经反复提及

来到这里后,我们了解到,多山的西班牙,却是欧洲铁路排布最密、高铁通车里程最长的国度。

和我们飞跃欧亚大陆基本平行,还有一条万里铁路线,将太平洋和大西洋、中国和西班牙连接起来。

东起中国义乌,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终点为西班牙马德里,“义新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一路绵延13052公里。

为期6天的“义新欧”四周年回顾展正在马德里铁路博物馆举办。(新华社记者 孙奕 摄)

为期6天的“义新欧”四周年回顾展正在马德里铁路博物馆举办。(新华社记者 孙奕 摄)

现在,只需要短短十几天,西班牙产的红酒、橄榄油、火腿,就能摆上中国老百姓的餐桌。同样,中国产的日用品、机械设备也通过这条“钢铁驼队”,源源不断运到伊比利亚半岛。

这几年,习主席在多个场合谈到这一班列。

2014年9月,还在“义新欧”(义乌-马德里)班列开行前两个月,习主席就对来华访问的时任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说,“当前,中欧货运班列发展势头良好,‘义新欧’铁路计划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中方欢迎西方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共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

杭州、北京、阿斯塔纳……在一系列多边外交场合与西班牙领导人会晤时,习主席都谈到这个班列:

――要充分利用义乌至马德里的中欧班列继续扩大贸易规模。

――义乌至马德里中欧班列开通运行,成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成果。

――中方欢迎西班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同用好用足中国义乌至马德里中欧班列。

当地民众在马德里铁路博物馆参观“义新欧”四周年回顾展。(资料照片)

当地民众在马德里铁路博物馆参观“义新欧”四周年回顾展。(资料照片)

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18日首发以来,班列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10月20日,班列已往返运行532次。

“班列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个物流新选项,更为马德里市开展与中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敞开了新的大门。”马德里市政府市长协调员路易斯・奎多如此评价。

义乌西班牙交流基金会主席毛文进向我们透露,位于西班牙西部的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在地理位置上临近葡萄牙,希望班列向西延伸至葡萄牙,把葡萄牙的货物经该自治区中转运往中国。

一座批发城,折射华商变迁

圣诞节将至,马德里街头,人流如织。说实话,大街上摩肩接踵的程度,超过北京。当地朋友告诉我们,采买圣诞货品已经排上各家日程。当然,其中不少产地就是中国。

从马德里驱车20分钟,来到西南部郊区富恩拉夫拉达。这里曾是一片仓库区,这十几年来,华人商贩逐渐从市中心转移到这里经营。

位于马德里市郊的中国小商品批发中心。(新华社记者 刘春晖 摄)

位于马德里市郊的中国小商品批发中心。(新华社记者 刘春晖 摄)

占地162公顷,入住华商店铺约400家,相关华人从业者达1万人。在这里,服装鞋帽、数码产品、装饰板材、美容美甲……应有尽有,被当地人视作欧洲最大的中国小商品批发中心。

当地商贩在马德里中国小商品批发中心挑选货品。(新华社记者 孙奕 摄)

当地商贩在马德里中国小商品批发中心挑选货品。(新华社记者 孙奕 摄)

就是在这里,众多华人“服饰大王”“灯具大王”书写着自己的打拼故事。

对于温州人施成业来说,最难忘青春时代连夜开货车去法国南部进货。

“那时候,我们超市规模不大,没有进口渠道,只能自己去进货。”现在,施成业所在的“温州商场”已成为西班牙最大的亚洲食品商场,向多家商铺批发食品。

如今,商场定期去中国各地采购,雇有20多名西班牙当地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商场发展,当地雇员不仅找到打工的工作,还找到发财的门道。这两年,一些当地员工开发了网购页面,客户下单后24小时内就能收到货。

“生意越做越大,得益于日益壮大的华人群体,更得益于西班牙方面对亚洲食品和华商形象认可度的提升。”施成业说。

一门语言,带动西班牙“中国热”

说完经贸,聊聊文化。

大家都知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与此同时,世界上有5亿人在说西班牙语。

记者走访发现,中国语言文化在西班牙的推广正迎来最好的时期。《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赵氏孤儿》《文心雕龙》....。。这些闪耀中国文学史的经典著作,都被翻译成西班牙语出版发行。很多政府官员也在业余时间学习汉语。

西班牙汉学家雷林克和她翻译的西文版《牡丹亭》。(新华社记者 郭求达 摄)

西班牙汉学家雷林克和她翻译的西文版《牡丹亭》。(新华社记者 郭求达 摄)

目前,西班牙学习汉语人数约5万人,其中每年约有9000人参加中国国家汉办举办的汉语水平测试,是欧洲参加这项测试人数最多的国家。

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翻译了上述中国著作的西班牙汉学家雷林克这样告诉记者: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古老文明焕发出蓬勃活力。西班牙应更加重视中国。

未来几天,我们还会带来更多西班牙故事、中西交往的故事,期待我们的报道吧!

记者:孙奕 冯俊伟 郝薇薇 李建敏

  • 上一篇:贺建奎的影响有多坏? 专家解疑基因编辑七大焦点
  • 下一篇:退休女工罹患癌症晚期 放弃治疗捐出所有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