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谁”与“谁该用”(人民论坛)
有位地方干部感慨:“该用谁”与“谁该用”,虽都有个“该”字,但因出发点、落脚点不同,导向与结果也存在差异。“该用谁”是因事用人,干事之人受青睐;“谁该用”往往因人谋事,能不能干事常被忽略。古往今来,用干事人才能成大事,是为至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正用人,公在事业,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这一明确要求,指明了用人以公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这就是事业。事业至上、排除私心杂念,选人用人就会从“该用谁”的角度出发。
文物鉴定中容易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真物看假,一种是把假物看真。随着作伪手法不断翻新、越来越有科技含量,把假物看真或许难以避免,但若把真物看假就不可原谅了。因为在这背后,除了眼力不济外,往往还隐藏着主观故意甚或利益输送。选人用人亦是如此,把假当真是错误,见真不用也是错误。干部选任,考验识人的眼力,更考验对事业的忠诚。“公则无不明”。心中装着事业,始终忠诚于事业,才不会轻易与能干事之人“擦肩而过”。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事业留人”,更意味着善于为人才创造好的条件。一位地方领导干部说,人才政策要多些“量身定制”。顶尖人才“择木而栖”不是去求谁重用,而是要去成就事业。如果只画了一个饼,把人才引进来不管不问,不去为人才创造适宜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人才即使进得来也留不住,遑论干得好?在相当意义上说,人才有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壤,才会更好为事业贡献智慧和才华。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用好“共识性”人才,还意味着用好个性化人才。曾经,梁漱溟报考北京大学落榜,却被蔡元培聘任为北大教授,因为一篇《究元决疑论》尽显其理论功底;数学家华罗庚本是店员,因论文被数学泰斗熊庆来看中进了清华。由于不符合各类常规标准,“华罗庚们”往往难以进入选拔视野。善于发现使用“非共识性”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真正践行“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因岗择人”,还意味着养人育人。一位企业家谈人才战略时说:不仅要拥抱成功人才,也要拥抱“失败人才”。其实,“失败人才”并非败事者,而是怀揣抱负和才华的尚未成功者。“用人如器”,器当打磨,人也须在事上磨。心系事业,拥抱“失败人才”,让他们在事上练,英雄终将有用武之地。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始终站稳为公的立场,一切从事业发展着眼,那么就不难明辨“该用谁”与“谁该用”,让“因事用人”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