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在京举行

时间:2018-12-06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在京举行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12月5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朱林崎进行主题分享。 主办方供图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张素)“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5日在北京举行,业内专家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研制情况。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12月5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执行主任Christian Feichtinger致辞。 主办方供图 摄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12月5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执行主任Christian Feichtinger致辞。 主办方供图 摄

本次活动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中国宇航学会主办。本次沙龙也是北京科学中心“科学咖啡馆”的首场活动。

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实践十号”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以《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发展研究》为题,介绍了可重复使用商业返回式卫星的规划及首发验证星的相关情况。

“希望明年完成首发星的验证。”赵会光说,通过改造型谱、优化布局,在轨回收载荷将达到500公斤,在轨时间可达20日左右,返回模块具备15次重复使用能力。未来,中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的微重力水平、承载比有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国际宇航联合会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朱林崎以《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实验应用及需求展望》为题,介绍了国内外空间实验平台搭载实验现状,并对空间搭载实验应用及需求进行了展望。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刘长庭教授以《空间微生物搭载应用价值及成果》为题,从国外空间微生物制药研究、空间微生物转化应用服务于人类、新材料在防止微生物方面的应用等方面,讲述了空间搭载微生物的应用价值和成果。

专家指出,空间环境具有微重力、粒子辐射、超高真空、交变磁场等独特的环境特征,是开展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国家拥有空间实验平台,可以开展长期的近地空间环境下的实验。中国正在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环境利用卫星”平台与现有空间实验平台相比,具有微重力水平高、载荷可返回、时效性好、成熟可靠、效费比高等特点。

为进一步推动商业返回式卫星的应用,2018年11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与中国宇航学会签署了《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文化创意等载荷合作协议书》。

中国宇航学会是由全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目前学会下设39个分支机构,拥有137个单位会员和10万余名个人会员。(完)

  • 上一篇:习近平会见葡萄牙议会议长罗德里格斯
  • 下一篇:心手相牵 团结并进 民族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