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嘉峪关12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冬日傍晚,华灯初上的甘肃戈壁城市嘉峪关大街小巷的烤肉店里食客不断,一把色泽焦黄油亮的烤肉,再配一壶浓烈的黄酒,是当地人最惬意的时刻。热闹到深夜才散去的人群,多会刻意途径邻近的风景,欣赏由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装饰或演绎的“湖光十色”。
12月初,连续几场降雪使得甘肃河西走廊一片白雪皑皑,阳光照射下的祁连山显得晶莹剔透。山脚下的嘉峪关亦被白雪包裹,犹如溜冰场的路面车流稀疏,深夜从烤肉店里出来的民众索性抛弃“便捷生活”,面对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低温“煎熬”,戈壁水景仍是他们“此情此景可追忆”的幸福。
图为12月7日,俯瞰雪后银装素裹的甘肃嘉峪关市区。 冯志军 摄四十载戈壁荒滩变“水城”
“四十年前,这里还是不毛之地。谁也想不到今天就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休闲‘水城’。”今年60岁的酒钢集团公司镜铁山矿退休职工杨国德对于嘉峪关40年来的点滴变迁如数家珍。他说,这个从40年前“难以启齿”的荒滩到今天“满目水景”的城市,近些年的此情此景已让他“不再羡慕外面的世界”。
作为中国西北特色美食,提起嘉峪关烤肉总会让人“欲罢不能”。但在杨国德看来,这种美食的传播伴随着嘉峪关城市的发展与变迁。1978年,20岁的杨国德由山清水秀的甘肃天水来到满目荒凉的嘉峪关戈壁荒滩上,“那会别说吃烤肉,工作之余的正常生活时常被频繁而来的沙尘天搅得兴致全无”。
“过了兰州以后,就感觉越来越凄凉,一路上很少见到草木,能看到的只有戈壁滩和远处的祁连山……”杨国德回忆,当时的嘉峪关最高的楼房也不过3层。而且,那时的天气一刮风沙子就往脸上扑,根本就睁不开眼,“烧烤是件奢侈的事儿”。
“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今天的嘉峪关和那时候没法比,能在戈壁滩上建起这么一座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奇迹!”对于杨国德来说,顶烈日、冒严寒、战戈壁、抗风沙,住着“地窝子”、干打垒,睡着“马架房”……比起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的历程,他对于自己的经历则不停念叨着“他这辈人是幸运的……”
对于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嘉峪关市“80后”市民张蕊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由于时常遭风沙天气,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家人送的纱巾,但由于“纱巾时常被大风刮跑”也没少挨家里批揍,但现在风轻云淡的生活让她很怀念“儿时的生活”。
位于河西走廊中西部的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亦是秦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嘉峪关市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其以市区明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得名。
如今,漫步在嘉峪关城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汪汪波光粼粼的水面,大大小小十几座人工湖,像一颗颗珍珠一样镶嵌在戈壁滩上。
工矿城市变身工业旅游生态城市
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40年来,除了产业版图的巨大变化,就是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在昔日“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戈壁荒滩上,建成迎宾湖、东湖、南湖等一批标志性生态工程。
据统计,40年来,嘉峪关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9.2%,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分别达到36.3平方米和28.6平方米,空气优良天数310天,湖光山色、亲水近绿、空气洁净成了嘉峪关这座戈壁城市的特色。
李忠科说,1978年,嘉峪关就是“一城一企”,全市除了酒钢公司,没有多少像样的企业,全市可以说是一个大厂区。但近年在酒钢带动下,全市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进步,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今年前十个月,该市旅游人数987万人,收入69.58亿元,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40年前,嘉峪关是一座人口少、体量小、实力弱的小城市,全市人口只有83660人,2017年常住人口增加到24.98万人,增长了近3倍,城镇化率达到93.45%,人口成倍增加,直观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巨大跨越,以及实力和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李忠科表示,这些年来,当地先后实施了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嘉酒城际快速通道、高铁南站等重点工程,立体化交通体系已经形成,机场通航14座城市、客流突破40万人次,同时加快老旧街道、地下管网、居民小区提升改造,城市功能布局和承载能力日趋完善。
提质量谋转型促“全面小康”
针对打造旅游之城、休闲之城、创新之城、精品之城,未来必须做什么、能够干什么?李忠科解释说,嘉峪关将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支持酒钢集团公司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持续激发产业的潜力、发展的动力、城市的活力。
在全面小康建设方面,嘉峪关将启动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内容的“双促双增”精准帮扶行动,进行“一户一策”建档立卡和精准帮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争2到3年内,农业农村有一个大发展、大变样,真正使农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市民的“度假园”、产业的“新田园”。
李忠科坦言,目前嘉峪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产业链条短、新兴产业小、高精尖产品少、优秀人才缺、民营经济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当地官方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如制定了实体经济、全域旅游、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近期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出台了30条政策性很强、含金量很高的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