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来,产业领域硕果累累。位于北京城南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可谓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桥头堡,积极对接京津冀区域市县,并与河北永清携手构建“北京创新研发、高新区孵化转化”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探索出一条跨区域全产业链布局、集群发展的新型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个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谈到亦庄・永清高新区建设时表示,双方积极探索“双方人员交叉任职,共建共管”的合作模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输出项目、品牌和管理,廊坊市负责土地空间保障、政策支持及基础服务,所有入驻高新区的企业均在廊坊注册为独立法人,税收在廊坊,北京方面获得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的空间,双方共同构建“北京创新研发、高新区孵化转化”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探索出一条跨区域全产业链布局、集群发展的新型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负责人指出,目前,首批7个开工项目全部为开发区企业投资建设,其中包括了宝健、惠买在线等知名企业;另有11个签署入区协议的项目,正在推进土地挂牌上市工作,包括京东华北物流运营中心项目,依托京东集团无人化智能物流技术建设京东智能物流示范基地,同时打造京津冀制造商、特产供应商运营配送支持中心,可将京津冀区域的产品迅速推广至全国,对区域的带动效应明显。
负责人表示,这仅是合作的一个例子。五年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引领新常态、构建高精尖、服务京津冀”三大任务不断深化京津冀协作交流和产业对接,实现跨区域全产业链布局的共赢发展局面。
据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曹妃甸区各个工业园建立紧密的联系,搭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升级、转移、扩大规模的自主转移平台,按类型、按需求、分批次组织企业布局曹妃甸区,按企业价值链、产业链强弱自然疏解转移。同时,加强金融、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双方结合各自优势,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合项目+区合基金+区合平台+公司运作”模式。
除此之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天津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等区,对接河北石家庄、沧州、威县、保定、唐山、乐亭、滦南、迁安、遵化、邢台、广宗、沙河、霸州、衡水等市县,对接京津冀协作区山东德州市夏津、庆云等市县,内蒙乌兰察布市等为企业升级转移提供更广大的平台。
这一项项成果,是五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缩影。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产业升级转移作为“三个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要求到2020年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来,京津冀产业合作格局更加巩固。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表示,曹妃甸示范区累计签约北京项目130余个,张承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加快落地,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累计签约项目21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空间和产业规划编制完成,管理机构加快组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达到941家,注册资金102亿元;滨海-中关村运营服务公司组建完成,支持园区发展若干措施相继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生命科技等产业聚集态势初显。
与此同时,重大产业合作项目成果丰硕,总投资74.5亿元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在沧州投产,实现了“一个工厂带动一个产业基地”,带动就业2000多人。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下,2015-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
他指出,今后京津冀将创新引领产业协作。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引导首都创新资源向天津、河北转移,推动北京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区域转化应用;深化京津冀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构建布局合理、梯次发展的产业链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