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唐山2月26日消息(记者杜震唐山台记者杨健李昂)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分别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五千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汇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履职这一年,代表、委员们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忠诚履职,不负使命。中国之声特别报道《神圣使命》,今天推出第十一篇:《全国人大代表杨震生:让医养结合破解“养老之困”》。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是一名新代表,出生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6时的他是唐山大地震震后第一个在废墟中出生的婴儿,父母为他取名“震生”就是希望他震后新生。由于父母都是民政工作者,受他们的影响,杨震生也选择了民政事业,并且自此与唐山大地震截瘫患者成为了“一家人”。
在疗养院各病区走一走,跟截瘫伤员们聊聊天是杨震生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唐山大地震过去40多年了,当年的截瘫伤者都已步入老年,也正是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近20年里,杨震生对我国养老问题特别关注。他说,养老问题关乎人民幸福,是每年政府工作部署的重点内容,也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热门领域。在他走访的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4+2+1”的模式,就是一对夫妻除了子女教育,还要肩负四位老人的养老责任。杨震生说:“因为儿女们都得上班,有自己的工作,如果他们不能安全的在家里生活、养老,儿女们在外边工作也很不放心。我们怎么提供社区养老、家居养老、公办机构养老,让这些老年人有日托、夜托、全托,这样他们能安心养老,儿女在外工作都很踏实。”
应对老龄化社会,单纯依靠传统家庭养老,脱离养老困境已是鞭长莫及。因此,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多方参与的医养结合模式是未来养老的方向。在履职过程中,杨震生高度关注推进医养结合,他认为“医”指的是医疗技术设备和医疗手段,解决这个问题有迹可循。但“养”面对的困难则更复杂,比如养老机构床位紧俏、专业养老服务队伍“缺口”大、养老服务行业缺少统一规范和标准等。打造专业化的从业队伍,就要从“人”入手。
经常和护理人员接触,杨震生深知他们这一行业的苦辣酸甜: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微乎其微的社会地位,有上顿没下顿的无保障生活状态,让很多护工甚至不愿意向亲朋好友表露自己的职业。他说:“虽然他们每个月工资相对高,可能伺候一个月的病人能拿到3000多块钱,但是下个月可能就没有活儿了,并且没有社会保障,没有工作岗位的荣誉感,也不太受重视,所以我提的建议是,加大对社会上的护理工人进行专业化培训,建立档案,加大他们的社会保障,譬如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意外保险,给他们晋升的空间,让他们有生活保障。”
谈起养老机构硬件建设,杨震生很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集截瘫疗养康复、老年病治疗、精神病福利院、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就要完工投入使用了,那里设置了4000张床,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杨震生介绍,这会缓解京津冀一体化的养老,给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兜底保障服务。
今年杨震生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养老”,将就京津冀背景下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说:“我们拿了一个相对科学的办法跟方案,让这些老人能在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让他们去选择,并在机构养老的硬件建设跟软件建设上,我们写的很详细,如果可行,可以在全国推广。”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杜震。杨震生院长作为一名基层的民政事业工作者,他心系唐山大地震中的截瘫患者,更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弱势老年群体。在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构建新时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辛勤耕耘。杨震生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就要忠诚履职,让人民的声音更响亮。要补齐“养老缺口”、打造专业化从业队伍,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真正实现“病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