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也就是《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今天(27日)发布,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8)》白皮书同步发布,以中英文双语形式,系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最高法“五五改革纲要”发布(央广记者孙莹摄)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介绍,“五五改革纲要”由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三大版块组成。其中,主要内容包含10个方面65项改革举措,通过科学构建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服务和保障大局制度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制度体系等10大体系,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对于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的前沿性、瓶颈性问题,我们也纳入‘五五改革纲要’统筹解决。”李少平说,他提示记者注意,纲要中有很多首次出现的新表述、新举措,如“推动将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交由较高层级法院审理”、“探索扩大小额诉讼程序和独任制适用范围”、“优化司法确认程序”、“诉源治理”、“搭建全国统一的电子送达平台”、“推动建立域外送达网络平台”、“研究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加强人民法院政务标准化建设”等等。
“五五改革纲要”提出构建的10大体系,涉及人民法院工作机制、诉讼程序、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等各个层面。李少平提炼出五个特点和亮点――“旗帜鲜明讲政治”、“立足本位谋大局”、“紧扣重点抓配套”、“着眼长远定制度”、“科技驱动助改革”。
说到“科技驱动助改革”,李少平介绍,“五五改革纲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智慧法院应用体系,不断破解改革难题、提升司法效能。一方面要依托北京、杭州、广州三个互联网法院,探索推进“网上纠纷网上审”的互联网诉讼新模式,一方面要推动语音识别、图文识别、语义识别、智能辅助办案、区块链存证、常见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等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运用,不断提升移动电子诉讼的覆盖范围、适用比例和应用水平,最终目标是探索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型管辖规则、诉讼规则,推动审判方式、诉讼制度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