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去年我国经济增长6.6% 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时间:2019-03-02

去年我国经济增长6.6%,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信心增强预期稳(数字看“六稳”)

本报记者 吴秋余 赵展慧 寇江泽 谷业凯

去年经济总量首超90万亿元!1月开门,中国经济交出稳中有进的新答卷,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更提振了人们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这份信心在雄安新区的工地上。瑞雪兆丰年,大雪挡不住施工团队的热情。“我们早早开工了,190个办公居住用箱式房马上就能立起来。”廊坊中建机械有限公司箱式房事业部总经理耿贵军说。

这份信心在北京亦庄的实验室里。正月初七,北京泰德制药公司研发大楼里人来人往。“我们现在有30多个在研化学药,4个在研生物药,研发设备24小时运转。”公司研发中心项目拓展与知识产权部副总监周丽莹说。

“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中国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去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难点,出台一系列重大部署,着力解决突出矛盾问题,国际国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更稳、信心更足。

稳字当头、亮点频现,正向预期持续增强

经济增速连续16个季度运行在6.4%―7.0%区间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76.2%

春节刚过,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车间的展板上,密密麻麻的订单被拼成“2019”字样。“一季度冷标箱订单已经双班排产到3月底。”公司副总经理粘君来自豪地说,2018年虽有不少波折,但公司产值再创新高,连续第十一年保持全球冷藏集装箱市场占有率第一,冷特箱业务更是占到全球市场的60%左右。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犹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巨轮,预期向好、信心强大,前行才能更平稳。打开2018年中国经济“年报”,数字赋予人们坚定的信心:

“6.6%”――经济增长稳。

去年我国经济增长6.6%,实现预期发展目标,连续16个季度运行在6.4%―7.0%区间。中国经济稳健的增长曲线,始终保持着强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3.8%”――就业形势稳。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为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稳定的就业形势,让百姓荷包更鼓、日子更甜。

“2.1%”――物价水平稳。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1%,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涨幅还低于2.1%。

“30879亿美元”――国际收支稳。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0879亿美元,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强大“利器”。

“76.2%”――发展质量高。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转型升级态势明显,中国经济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释放的“正向预期”,让世界对中国经济纷纷点赞。“对投资者而言,中国代表着巨大而长期的机遇。”有外媒这样评价。

改革深化、环境优化,市场预期吃上“定心丸”

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

去年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

集装箱行业跟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去年国际经贸形势急剧变化,给整个集装箱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加上金属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面临空前的发展压力。“订单会不会快速减少?”粘君来一度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国家政策送来了“雪中炭”。“去年,增值税改革给我们减税800多万元,出口退税提速也节约了大量资金成本,企业有了充足的‘弹药’应对外部风险。”粘君来说。

巨轮远航,少不了风雨洗礼,躲不开惊涛骇浪。去年,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既来自于国际形势的波谲云诡,也体现为国内改革发展的复杂艰巨。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只有稳预期、强信心,才能激发更大的发展动能。越是经济面临压力,稳预期、强信心就越为重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正确策略,有效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巨轮在劈波斩浪中昂首前行,给市场预期吃上了“定心丸”。

数字,记录着中国经济巨轮的航行姿态:

“95%”――截至2018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让我们预期更稳。

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以上,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0.3%……去年,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出台53项措施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去年,中国开放的新举措令全球瞩目。

“改革开放就是我们最好的预期。”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32位”――2018年度我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上升至46位,比上年度提升32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让我们信心更强。

“头一天下午提交名称审核,第二天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去年3月16日,在北京政务服务中心,某科技型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冯是聪拿到了我国第1亿张营业执照。

去年,全国新登记企业比上年增长10.3%,日均新登记企业1.84万户;全年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比年初目标增加2000亿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公布,禁止和许可类事项比试点版又缩减约54%……

“30万亿元”――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万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56.1亿元,均创出历史新高。风险挑战有效应对,让我们底气更足。

潜力巨大、动能强劲,稳预期有利条件多

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

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元

“有时三文鱼吃起来感觉不新鲜,是因为运输中会经历解冻又冷冻的过程。公司正在全面发力冷链生态圈,通过我们的全程冷链运输,消费者能吃上口感更好的三文鱼。”展望2019年,粘君来更有信心了。

1万亿元是多少钱?――作为GDP,它可以排在全球50多位;作为企业营收,它能在世界500强榜单排到20多位;而作为消费额,它仅仅是中国人春节长假7天餐饮和零售的量。

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流浪地球》卖出20多亿元票房,全国剧院演出在线购票同比增长23.5%;全国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71.4%……这份充沛的生机活力,正是当下中国经济的鲜明写照。

进入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稳预期既任重道远,又有诸多有利条件。

“稳预期的关键还是要稳增长。通过改革开放化解各种矛盾挑战,保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预期就会水到渠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

数字,诠释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支撑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信心:

“近14亿”――近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近9亿劳动力、7亿多就业人员……巨大的国内市场是发展希望所在,也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底气所在。

“3.57万亿元”――今年以来,宏观政策频频发力,逆周期调节更加明显。“加法”更为及时: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元,同比多增8818亿元。“减法”更为有力:一批新的减税措施推出,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中国政府有充足的政策工具保障经济平稳运行。”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感慨。

“18.1万家”――到去年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

借助与腾讯云联合打造的“根云”平台,机械制造龙头三一重工连接了全球超过30万台重型机械设备,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工程设备2小时到现场、24小时完工的服务承诺。

人口红利少了,要素价格高了,资源环境紧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优势丧失。如今,新动能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更加凸显。

登高望远天地宽,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经济的体量和体质已今非昔比,经济发展基础牢,政策回旋空间大,抵御冲击能力强。稳定预期、坚定信心,以高质量发展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新矛盾,中国经济巨轮必将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 上一篇:望海楼:一份统计公报传递的定力与活力
  • 下一篇:3月1日零时起 长江流域进入禁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