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记者刘一荻)记者今日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2018年,北京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7.5%。此外,为服务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加强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2018年共培训高精尖产业技术技能人才26万余人次,全年培训各类城乡劳动者182万人次,稳步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
科技、生态方面持续吸引就业 探索住职平衡新路子
据市人社局统计,为服务北京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北京市去年全年共计扶持创业1.05万人,带动就业2.93万人,认定第三批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0家,大学生创业板入板展示企业达85家。并成功举办了“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征集创新创业项目691个,优选36个项目发放奖金344万元。同时北京市强化“一生一策”帮扶政策,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4%。
此外,安置生态涵养区则吸纳了1.2万的农村地区劳动力到城市公共服务岗位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并加大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帮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万人,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公益性安置,促进城乡困难人员就业15.2万人。
此外,记者从北京市人社局获悉,2018年,北京市营商环境优化并推进“放管服”改革,合并办理就业登记、社保登记和劳动用工备案,推进人力社保“一网通办”,同时加快“就业超市”建设,丰富社保移动端和网上服务平台功能,各项业务基本实现网上办理。目前,通过应用大数据系统、“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以及社区化专场招聘会,积极探索职住平衡就近就业新路子。
围绕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以培训促就业
记者获悉,2018年,北京市面向行政办公区周边乡镇开展维修电工、智能楼宇管理员、保安员等各类培训班30个,培训1500余人,与行政办公区对接,明确就业岗位3400个,目前已促进500余名农村地区劳动力实现就业。与通州城市管理类岗位对接,在环卫、消防、高速收费、流动协管等领域促进1000余人就业。开展中式面点师、养老护理员、叉车司机、智能楼宇管理员等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3420人。
此外,正在建设中的环球主题公园可为北京市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万个、间接岗位10万个的需求。随着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就业培训“1531”工程(利用4年时间培训1万人,其中包括开展创业培训1000人,技能培训5000人,提升培训3000人,高技能人才培养1000人)的逐步实施,目前已近万人得到了相关技能的培训。
统筹资源,激发大兴国际机场就业活力
记者获悉,自2014年以来,市人力社保部门先后组织了13场大规模机场建设地区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并建立重点企业岗位输送长效机制。2018年机场地区就业扶持政策调整,将覆盖范围由两镇扩大至七镇,同时将毕业年度内大学毕业生、退役未超一年的士兵等群体纳入招用范围,覆盖人员从5.1万人增至14万人。针对临空经济区产业岗位需求的客观实际,制定1+N职业培训政策,培育更多复合型实用技能人才。在榆垡、礼贤两镇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分基地,设置物流管理、消防中控、智能楼宇、电瓶车等培训工种,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岗、订单培训,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近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大兴区于2018年建立了“1+7”就业服务模式,在为航企指定1名服务专员的基础上,提供包括前期对接、发布招聘公告、组织报名、面试指导、协助组织考试、岗前及在职培训、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的七项就业服务措施。在推进机场就业服务工作中,劳动者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2018年,大兴区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共输送了500余名本地劳动者作为储备性用工。2019年,大兴区计划输送2000名周边地区劳动者就业。
服务延庆冬奥世园会,做好精准化培训
2018年,北京市人力社保部门协同延庆区制定了5年10万人次的大培训方案,指导延庆区搭建了区级培训政策体系,引进了全市优质培训资源,围绕赛会保障、冰雪产业、园艺产业、餐饮服务、志愿服务和实用技术等领域,共培训2.15万人次,真正做到培训一批、上岗一批、储备一批。
此外,记者了解到,围绕日益壮大的冰雪产业、园艺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及全产业链人才需求,以用工企业岗位标准为着力点,面向城乡劳动力和服务冬奥世园的主要企业开展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分别按照“机构举办、个人参加、政府买单”和“企业下单、机构培训、政府服务”两种模式,针对有培训意向的城乡劳动力和有技能水平提升需求的企业提供个性化培训服务,分批次、分层次、分年度开展培训,力争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