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湖南湘西的全国人大代表谈打好脱贫攻坚战――
精准施策 下足绣花功夫
“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引下,十八洞村的巨变就是全国脱贫攻坚一个生动的注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来自湖南湘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倍感振奋。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如今,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跃升至去年的12128元,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为其他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代表们认为,越是到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越要聚焦精准、下足绣花功夫,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建档立卡到动态管理
让扶贫对象识别更准确
“我家有楼房和四轮车,这个贫困户不能当……”2014年,在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会议上,村民龙太金主动站出来说。
户主申请、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2014年,十八洞村摸索出贫困户精准识别“七步法”,每一步都参照统一的“硬杠杠”:家里有拿工资的不评,在城里买了商品房的不评,在村里修了三层以上小楼的不评……
精准扶贫工作在湘西州推开后,十八洞村的识别经验成为全州的参考。“我们对识别工作实行全程民主评议和监督。”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代表说,“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建档立卡的结果让群众认可。”
仅有初步识别还不够。贫困户数据动态管理,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数据比对,入户走访,再次核查……十八洞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从最初的542人核准到533人,让评进来的满意,没评进来的服气。近年来,湘西州组织5次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共核准贫困人口66.01万人,核减7.42万人。“守好精准识别这道关卡,是后续工作良好开展的前提。”龙晓华说。
从能人开路到党建引领
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更充分
3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超过55岁;两个初中学历、一个小学文化。此前,十八洞村的党支部班子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带头致富和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都比较弱。2014年1月,花垣县委抽调5名党员组成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同时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支持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党员隆英足在村里建起养殖合作社,自己增加收入,还先后帮助20多户贫困家庭创业就业。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这是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代表记在心里的一句话。在群众迟疑观望、不敢尝试新的增收渠道时,龙献文发动党员先期试种,以可见的收益带动村民的积极性,“党员素质要过硬,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截至2018年底,全州组建工作队1751个,选派5995名干部,实现对1110个贫困村和641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社区)“一村一队”全覆盖。
从因地制宜到科技创新
让扶贫产业立得更长久
“2017年,十八洞村的猕猴桃采摘了200吨,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2018年,产量和增收额至少翻了一番。”湘西州柑橘科学研究所所长彭际淼代表说。
人均耕地仅0.83亩,山高谷深,十八洞村的地理条件不太适合种植业发展。但村里成立“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从周边村子租来近2000亩土地,发展“飞地”经济,种的就是湘西一直在种的水果――猕猴桃。“发展扶贫种植业的第一要义是少犯错。”彭际淼认为,贫困户对试错成本的承受能力低,因地制宜最关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专利扶贫方式,向十八洞转移了“金梅”和“东红”两个优质新猕猴桃品种,解决了旧品种口感一般、市场饱和等问题。“十八洞的品牌加科技创新,为猕猴桃经济插上翅膀。”彭际淼说。
以十八洞村为样板,湘西州依据各地特点,发展出柑橘、茶叶、烟叶、猕猴桃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动83%的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
从就业帮扶到扶志扶智
让贫困根源挖得更彻底
85人在村里就业创业,300余人外出务工就业。离开土地,许多十八洞村村民找到就业岗位。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天亮代表说,推动贫困人口就业,一方面要想办法根据其既有能力提供适合岗位;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湘西州21所中职、高职院校,在校学生3万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为家乡脱贫贡献力量。”江天亮信心满满。
与此同时,湘西的基础教育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从十八洞村出发,沿山路走不长时间,就是2014年重新修缮的十八洞村小学,由于离得近,村里低年级学生大多在这里上学。像这样的小规模学校,湘西目前有近千所。江天亮认为,精准扶贫还体现在精准补足乡村教育的短板,“不能让上一代的知识欠缺,成为下一代的贫困原因。”
申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