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人物)“法官妈妈”与500个纪念封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法官妈妈”与500个纪念封
作者 黄钰钦
陈海仪走到墨绿色的邮筒前,郑重地把手中的纪念封投了进去。两天后,一群在广州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的少年将会收到这些信件。
在两会期间,购买500个大会纪念封,亲手寄给正在服刑的少年,这是陈海仪自去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坚持的“仪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她坚信仪式感的力量,希望每一封信都能让失足少年感受到社会的重视。
在20余年的法官生涯中,陈海仪共审判4000多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帮教上千名少年犯,被称为“法官妈妈”。
“‘法官妈妈’不是抛弃法官本质,而是要让少年犯知道错在哪里,并帮助他们改正,教育和挽救才能修复破裂的社会关系。”陈海仪说,她更愿意将少年法庭法官看作“医生”,呵护未成年人的心灵。
与少年犯罪打交道并非陈海仪的初衷。1992年,由于受到律政剧的吸引,陈海仪填报了中山大学经济法专业。她没有想到,自己毕业后将离幻想中“高大上”的商业辩护越来越远。
在刚刚接触未成年人犯罪时,陈海仪并不适应。一次做少年犯家访中,对方家里脏乱的环境不免让她心生反感。当少年的家长请她坐下时,陈海仪急忙婉言拒绝。那一瞬,对方复杂的眼神让她一直难以忘怀。
“少年犯和他们的父母通常都是很敏感的人,一个皱眉、一个撇嘴都可能会在帮教过程中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这段经历也给陈海仪带来启迪和思考。自此之后,她将“共情能力”作为未成年罪犯帮教需要学习的第一课。
“如果无法与帮教对象共情,很难做到真正的帮助,往往是走个过场而已。”陈海仪说。
而随着审判案件增多,陈海仪也渐渐感受到手拿法律公尺,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改变他人一生。她丝毫不敢大意,拿“放大镜”看证据,用“游标卡尺”来量刑,力争每一次审判分毫不差。她曾奔波千里只为确认被告人出生年月与身份证上1个月的出入,“刑罚关乎人的生命和自由,案件1%的误差对被告人就是100%的不公正。”
与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接触越多,陈海仪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微杜渐好过亡羊补牢,“每一件少年犯罪背后都有复杂深刻的原因,家庭关系缺失、社会诱惑增加、盲目从众心理等等,都需要从源头上预防。”
因此,陈海仪在工作之余走下审判台,踏上三尺讲台,进行普法教育。她先后兼任10余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担任普法、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陈海仪在一年之内进行宣讲27场次,受众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公安人员、少年犯等近万人。
在今年全国人代会提交的建议中,陈海仪依旧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纳入其中。她提出要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一体化处理机制,并指出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体检,切实从源头防止青少年犯罪。
如今,陈海仪不再羡慕律政剧中庭前激辩的“高大上”,她更愿意坚守一名“法官妈妈”的职责,让每一次落锤都传出公允之声,让每一次帮教都成为心灵的治疗。
500个纪念封显得沉甸甸,每一个寄出前,陈海仪都认真地写下鼓励与祝福。在其中一个信封上,她用铅笔勾勒出一个跳舞的女孩,因为一个正在服刑的少年曾告诉过她,学习芭蕾舞是自己将来最大的愿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