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记者孙冰洁)一日三餐怎么吃最健康?遇到突发安全事故如何进行急救……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居民健康素养的基本表现。北京市卫健委今日(22日)发布城乡居民素养最新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2.3%,远高于2017年监测的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4.18%);但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差距,农村低于城市10.5个百分点。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抉择,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20%,2030年要达到30%;北京则要在2020年达到40%,2030年达到45%。
据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北京市于2012年建立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并分别于2012年、2015年和2018年开展了三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2018年5月―8月,北京市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三次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涉及全市16个区80个街乡240个村(居)委会。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2.3%,较2015年的28%增长4.3个百分点,高于2012―2015年期间平均增长水平(1.1个百分点),且远高于2017年监测的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4.18%)。
在健康素养的六类公共卫生问题素养中,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为67.7%。其中主要包括应对触电、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的自救与互救,对出血、呼吸心跳骤停等的应急处置。“这些都是与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内容,是全社会以及医疗卫生、消防、安监等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关注的重点,这些可能都是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的原因。”北京是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和年龄组之间,健康素养水平也存在差异。从文化程度来看,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的是大专及以上人群,达到了41.8%,最低的初中及以下人群,其健康素养水平只有9.0%。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次数据呈现的结果来看,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差距。2018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3.8%,农村居民为23.3%,相差10.5个百分点。另外,男性健康素养水平30.4%,女性34.3%,女性比男性高4个百分点。
围绕本次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和本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启动第三批市级健康科普专家遴选。此前,北京市卫健委已于2011年和2013年开展了健康科普专家遴选工作,建立了476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团队。自今年4月起,北京市将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再次开展专家遴选工作。参加遴选的专家应具备高级职称,具有专业特长,热爱健康科普工作(详情可在下周登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查询)。此外,针对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差距,北京市卫健委还将推进实施本市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重点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进校园、健康科普阵地建设等专项行动,帮助农村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