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记者龙明洁)今天是第27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第一天。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龙明洁 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中国是缺水国家,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在世界排位靠后,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华北地区是我们国家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人口1.68亿,但是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4%。
据估算,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累计亏空1800亿立方米左右,超采的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位已经严重下降,有的已经取了深层的存压水、高氟水,对人的健康产生了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018年,我国实施了河北地下水回补试点,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当地水库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等3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已经累计补水8.8亿立方米,长期干涸的河流重新焕发了生机,形成水面面积约46平方公里,沿线地下水水位回升明显。
魏山忠介绍,为解决华北地下水超采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制定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这次综合治理的重点确定为京津冀地区,包括两市一省地下水超采的区域,涉及到11个地级市、149个县区,治理面积约8.7万平方公里。
行动方案的目标是,到2022年,京津冀地区在正常来水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年均压采地下水25-26亿立方米,现状超采量压减率70%左右,让2/3的地区做到采补平衡,特别是超采区城镇,力争做到全部实现采补平衡。到2035年,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超采亏空水量逐步填补。治理措施可以概括为“一减、一增”。“一减”,就是通过节水和调整用水结构来减少用水量。“一增”,就是通过“南水北调”和周边外来的调水来增加水量。
魏山忠特别指出,治理行动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只要按照既定的思路和方向,坚持定力,久久为功,未来2022年、2035年,华北地区水资源状况一定会得到极大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