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千里绿道连缀“六朝古都”
每周一的早晨,72岁的王国琴都会约上4位老朋友,沿着南京明城墙沿线绿道走一走。这个健身爱好,她们已经坚持了多年。南京目前存留的20多公里明城墙,内外基本都建有绿道,每天早晚都有不少市民去锻炼。
“绿道路面平整,进出口的设置也很方便,非常好!”从之前高低起伏的小路到现在鸟语花香的林荫绿道,王国琴和朋友们对南京的绿道建设赞不绝口。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展现城市特色、改善环境质量、引领低碳发展,完成了包括城市型、郊野型、滨水型、山地型等不同类型863公里的绿道建设,形成江南江北相对独立、环带相接、串点连景的两个绿道整体结构,江南为“一江三环五带”,江北为“一江一环两带”,初步构建了融合生态环保、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成为南京市的新名片。
生态便民,改造提升以人为本
早在2012年年底,南京市就组织编制完成了《南京市绿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起,南京市全面启动绿道建设,结合南京绿地系统、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特色、旅游发展等相关规划,相继实施了明城墙沿线绿道、环紫金山绿道、滨江风光带绿道、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等绿道建设,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已完成绿道建设863公里,总投资超过15亿元。
在绿道建设过程中,南京始终坚持以改造提升为主,增设人性化服务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生态绿道。
在秦淮河沿岸,厕所、座椅、垃圾箱等服务设施偏少,除了桥下,没有避雨的地方,周边市民一直意见很大。
借助绿道建设,南京市政府在秦淮河沿途合适地点增建了驿站、厕所、避雨亭、座椅、垃圾箱等服务设施,绿道建成后,受到市民们的普遍称赞。
“绿道建设最基本的功能是极大地推动了南京既有公共绿地的整合,构建了一个大的生态体系。”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认为,在南京,绿道建设利用既有的基础设施道路路网,最大限度地因地制宜,把既有资源串联起来。
明城墙沿线绿道是不少南京市民钟爱的锻炼场地,在建设过程中,基本利用原有道路改造而成,全线自行车贯通,沿途各路口均可以进入绿道。
汉中门至集庆门段除了一层平台为解决积水问题而摊铺了压膜混凝土外,其余地段均保留原有路面,并进行适当维修,自行车坡道全部由原有台阶改造而成,没有新增。沿途绿化以消除黄土裸露为主,清除枯死植物后,适当补植花灌木、地被等。
在成玉宁看来,南京绿道建设没有花哨的东西,体现了一种生态便民的文化内涵,给百姓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带来了极大便利。
串点连景,展现古都历史文化
不久前,从安徽来南京旅游的郑丽霞前往中山陵,不料在紫金山风景区迷了路,询问路人后得知,只要沿着绿道一直走,就能找到中山陵。
这条总长度29.9公里的环紫金山绿道,串联了整个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全线共设置出入口12个,连接通道利用原有道路,主要出入口均连接地铁站点或城市交通道路。
绿道上设置导视系统,共有索引图、景点指示、服务设施指示、出入口指示、安全警示等5种标识牌,除了指引市民游客行进方向外,还标注了各景点、服务设施、出入口之间的距离,方便市民游客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
“南京的绿道建设既是一个绿色的廊道,也是一个服务于民的通道,更是一个展现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成玉宁说。
按照《南京市绿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南京市绿道建设根据环山、顺水、沿城、连景的设计理念,将南京市域范围主要景观点通过结构性绿道进行串联,在市域中形成江南江北相对独立、环带相接、串点连景的两个绿道整体结构。江南为“一江三环五带”,江北为“一江一环两带”。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绿道建设,2017年4月开始,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对全市绿道建设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市政府3次听取绿道建设3年行动计划汇报,印发了《南京市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计划3年绿道建设里程860公里,至“十三五”末全市绿道总里程将达到1400公里,基本形成全市域较为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规划建设处处长朱海琦坦言:“全市区域性、社区型绿道建设较多,但绿道与绿道之间、绿道与景点之间的串联仍有欠缺,绿道功能也有待进一步挖掘。”今年,全市将围绕城市山体、公园景区、河道岸线、明城墙沿线等重点区域,再建299公里绿道,构建融合生态环保、健身运动、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的全市域绿道网络体系。
注重功能,彰显绿色城市新活力
南京是跨江城市,为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大江风貌和人文自然优势,2013年,南京市启动滨江风光带建设,将长江三桥至二桥段滨江岸线打造成了彰显滨江城市形象和活力的核心岸段,成为南京城市滨江门户地、市民休闲地和游客目的地。
风光带全线规划建设了长约60公里的滨江绿道,沿途设有55个驿站,串联24个旅游景点,与9条公交线路、两个地铁站点无缝对接。
“生态美观的同时,滨江绿道的建设还非常注重防洪堤坝的功能。”中新生态科技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景观师余晓琨介绍,作为生态花园城市的展示区,大江侧景观带是岛上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部防洪堤坝的方案设计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同时,以景观手法减轻工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介绍,滨江绿道是南京市迄今为止建设标准最高的绿道之一,面层材料主要采用透水砖和竹木地板,体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并在绿道亲水段设置亲水台阶和观江景亭,呈现绿道和廊亭、栏杆、栈道等景观元素相融合的滨江景观。
此外,大堤采用石笼与联锁块护坡等生态技术,水下驳岸可供生物栖息,堤身可绿化,沿堤顶路形成了一条风景秀丽的环岛路,鼓励人们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骑行、慢跑、马拉松和游园的连续环线,彰显了南京绿色城市的新活力。
黄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