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老年健康工作的相关情况(央广网记者孙冰洁摄)
央广网北京6月1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对于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中国,安宁疗护(缓和医疗)的开展不仅是医疗体系发展所需,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1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安宁疗护机构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今年将在上海市和北京市西城区等71个市(区)启动第二批试点,并尽快把安宁疗护在全国全面推开。
安宁疗护是运用医学与人文关怀的综合诊疗措施,减轻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疼痛与恐惧,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世卫组织提出安宁疗护的三条原则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其中老年医疗机构康复和护理以及安宁疗护机构数量和人员、服务能力都严重不足,和需求差距非常大。”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特备是安宁疗护却严重不足。其中的突出问题是“针对高龄失能老人的上门服务严重不足,以及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不足等,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王海东说。
为解决上述问题,他认为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安宁疗护在国外已经很普遍,在我国开展的要相对晚一些,但进展还比较快。”据王海东介绍,2017年,国家卫健委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增加了设立“安宁疗护”中心的条款,同时出台了标准、规范以及实践指南;同时还于当年在全国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选取北京海淀区、吉林长春市等作为首批试点的5个市区;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上海市和北京市西城区等启动第二批试点,扩大到71个市(区)。
根据要求,试点地区要完成开展试点调查、建设服务体系、明确服务内容、建立工作机制、探索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制定标准规范、加强宣传教育等八项任务。
王海东表示,今年即将出台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将把“安宁疗护”列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将完善标准规范,制定出台安宁疗护进入的指导标准,明确安宁疗护用药指导、专家共识等。争取通过试点工作经验的积累,尽快把安宁疗护在全国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