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6月30日消息(记者姜文婧 尧遥 邓文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昨天(29日)在湖南长沙闭幕。作为对非合作“八大行动”第一大行动的第一条举措,本届博览会参展人数突破10万人次,成果丰硕。据统计,博览会期间,中非地方政府、国有及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商协会,以及非政府组织,共同签署了84项合作文件,涵盖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航空、旅游、友城等领域,涉及金额208亿美元。
在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展馆,多个非洲国家展区集中展示了国家与地区的整体形象,各国的“王牌”特产也悉数亮相,来自纳米比亚一家生蚝出口企业(Koos Blaauw General Manager Tetelestai Mariculture)的负责人布劳告诉记者,他们非常重视这次向中国企业和民众展示本国产品的机会,因为通过中非经贸博览会这个高效的平台,很有可能在未来改善纳米比亚人民的生活。布劳说:“纳米比亚生蚝生长在优质的海水环境中,不亚于法国生蚝,但中国消费者对纳米比亚生蚝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我们已经开始向北上广的市场供应纳米比亚生蚝,希望更多地方的中国消费者了解到纳米比亚的生蚝,它们有着鲜甜的口感、饱满的蚝肉、丰富的营养。”
赞比亚的蜂蜜、肯尼亚的玫瑰、南非的红酒、埃及的地毯……在网上中非博览会展区,一家名为“Kilimall”的电商平台公司提供的线上交易、仓储配送、线上支付支持的IT系统已经在部分非洲国家实际应用并初步获得成功。依托数字平台的“网上博览会”将长期为中非两国企业提供对接平台,被称为“不会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
Kili集团联合创始人谢斌说:“我们主要是做中非之间的一个电商平台,目前在平台上已经有超过一千多万种商品。这次在博览会上,我们谈成了数十个意向,就是希望我们能在当国落地。非洲有人口红利,而且它的人口很年轻化。目前来看,平台上中国卖家已经超过几万了,会有更多的卖家会加入到非洲‘电商淘金’的浪潮中去。”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近年来中非贸易的规模发展势头迅猛,2018年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042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从贸易结构来看,除了满足非洲百姓日常生活的日用品之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占中国对非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说,近年来中国政府主动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中非贸易便利化的举措,截至目前,有33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已享受97%输华产品的零关税待遇,350多种非洲的农产品和食品可以开展对华贸易。“我们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未来十五年,预计中国将进口24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也将达到2万亿美元。这将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
随着中非贸易的深化,非洲国家和企业在谋求商品交易之外的更多合作。科特迪瓦企业联合会经济和国际事务负责人祖玛南・萨诺果(Zoumanan Sanogo)向记者介绍,他所在的联合会的作用就是协助科特迪瓦各类企业迈向国际化,该国许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满怀期待来到了这次博览会。他说:“来参展的一部分科特迪瓦企业希望受益于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我想举个例子,有一家科特迪瓦企业希望找到能够协助他们生产环保型包装的中国企业,还有一些科特迪瓦的企业前来寻求投资,希望得到资金支持来开设工厂、扩大企业规模。”
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非投资涵盖了农业、建筑业、制造业、信息通讯、商贸物流、能源矿产等多个领域。多个非洲国家也利用本次博览会的机会大力推介非洲本土为吸引中国企业的利好政策。卢旺达国家发展署出口部负责人保罗・鲁哈亚表示:“我们和中国有一些联合活动,你可以来卢旺达和其他非洲国家投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现已生效,我认为这将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机会,让商界人士前来投资和开展业务,当你在非洲卢旺达投资时,可以以很低的进口关税进入其他非洲市场。因为现在你在卢旺达投资,你可以进入其他东非国家,比如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南苏丹,因为这是一个关税同盟。”
本届博览会上,包括三一重工、浙江超威电力等一批中国企业都签下了对非合作协议。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京京说:“主要是在海外进一步做国际产能合作,希望不是光做贸易、把设备运出去,而是我们能扎下根,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当地建厂,现在非洲国家强烈地要求建厂。非洲国家对中国提出了一些要求,主要的要求就是工业化,不仅帮助建设基础设施,还要帮助我们建厂、建工业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