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美国发表两封公开信引关注 专家:中美经贸谈判必须回到理性轨道

时间:2019-07-23

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G20大阪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宣布重启经贸磋商以来,中美经贸谈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在美国国内,对于如何对待中国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最近,有两封先后发表的公开信就引起舆论广泛的注意。

本月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傅泰林、前美驻华大使芮效俭等执笔的一封公开信登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上,这封由百名美各界人士联合署名的信件强调“中国不是敌人”,并表示两国关系的恶化不符合美国及全世界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两周后,又有一封由退役海军上校、前美军太平洋舰队情报和信息行动主管法内尔执笔,签名者包括美国退役军人、前情报官员、学者、智库成员等130人的联名公开信发表,鼓动美国政府坚持目前采取的对抗中国的路线。

两封观点相反的公开信说明了什么?对已经重启的中美经贸谈判会产生怎样影响?在昨天(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多名专家表示,存在不同声音正常,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美经贸谈判必须回到理性轨道,加强对话,解决分歧。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王灵桂认为,两封信相继发出,观点针锋相对,反映出美国各界对华认知的巨大差异,以及基于认知差异形成的关于对当前中美关系走向的复杂心态。王灵桂说:“两封信在力图维护美国利益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但是对中美关系走向的研判大相径庭。一封信强调中美利益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上具有一致性,认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伤,鼓励中美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另外一封,强调中美之间对抗大于合作,不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谋求两国关系脱钩,千方百计将两国关系由目前的对手拉向敌手。进一步说,两封信其实反映出美国决策层、战略界、知识界、舆论界正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看中国势不可当的发展势头,怎么样处理正在崛起的中国的关系。也就是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在美国各界没有达成共识。”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表示,中美关系是复杂的关系,两个国家有竞争、有合作,很难用一种方式、一种范式来概括。美国虽然各种声音都存在,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高飞说:“我们必须要看到,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现在中美关系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政府一味地选择了对华施压的政策,这是今天中美关系面临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现象,最关键的是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我想这是今天中美关系当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副主任李大伟指出,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深陷萎缩之后,中国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有效带动了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我们的商品和服务进口规模持续扩大,而且增速明显高于出口。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商品进口额增长了1.12倍,达到2.14万亿美元,同期出口额增长1.07倍,是比进口额增速要慢的。对美国而言,我们不但是美国主要商品的出口市场,也是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出口顺差402亿美元,占其全球服务贸易顺差32.5%。第二,我们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其中美资企业获取的收益比较明显。截止到2016年,美国对外投资存量是5万多亿美元,累计投资收益大概是4099亿美元,而对华投资存量是比较低的,只有925亿美元,但它的累计投资收益118亿美元,投资收益率为12.8%,较平均收益率高出5.1个百分点。”李大伟说。

既然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巨大的贡献,也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国内诸多有识之士的公认,为什么还有负面的声音?对此李大伟认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包括美国的经济发展都是有正面贡献的,但对于美国维护其霸权的秩序,可能确实是一个挑战。美国出于维护霸权秩序的目的,其中一部分人不能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哲学上更先进、更前沿的理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鸿刚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顺应了各国要求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尊严的时代潮流。中国绝对不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新的霸权。王鸿刚说:“我们文化上从来不认可,历史上从来不追求,而且未来也不希望看到这样一种新的霸权形态出现。在21世纪人类社会都已经发展到了如此深度联系的情况下,恐怕也不会有国家允许一个新的霸权出现,而且对现有的美国很多霸权主义作风的容忍程度也会下降。”

在高飞看来,中美关系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最关键的是中美之间需要理性的声音。“大国的外交不能被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绑架,中美之间相向而行,共同寻找合作的道路,对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回顾过去的40年,可以看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摩擦,但是中美关系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两个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大相径庭的国家,摆脱了相互间的冷战对抗,走上合作道路,在过去40年,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中美关系不能也不容脱钩,不能走向对抗的道路。”

王鸿刚认为,中美加强有关国际秩序愿景的对话是必要的,而且是很紧迫的。因为中美关系现在正处于一个深刻重塑的关键时刻,不进则退,所以必须加以主动的引导和塑造。“除了在这些具体的问题上加强沟通之外,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是加强思想和战略层面的沟通。把两个国家自己未来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说清楚,把两个国家希望看到的未来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也说清楚。在这些最根本的问题上说清楚,我想可能就会为中美新的战略互信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焦裕禄精神”引领河南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
  • 下一篇: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西安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