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正式启动。昨天的第一场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的5位院士,聚焦70年新中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载人深潜……70年来,新中国从无到有,一步步感知科技进步的速度,一次次见证祖国不断强大的步伐。“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已从梦想变成现实。作为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5位院士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中已有三位年过八旬,却依然活跃在科学一线,来看看他们与科学的故事。
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映射出中国人自古对月亮的憧憬和好奇。而如今,当孩子们问起“月亮上有没有嫦娥”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有!而且有4个!自探月工程启动起来,我国已在月球上成功发射了四个以嫦娥命名的探测器。而提起探月工程,很多人会想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从1958年开始涉及这个领域,到1993年,我们经历了35年的前期准备。当时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也立项了,我们认为中国有能力去开展月球探测,请求国家组织专家评审论证……”欧阳自远说。
家人希望学医、大学专攻矿产勘探的欧阳自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月球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说:“1958年,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空间霸权的竞争和冷战的需要开始月球探测,展开了一场最激烈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的竞争。当时我们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到10年,百废待兴,一穷二白。但是我也坚信,中国一定会走进空间时代。我们年轻人能不能为迎接中国空间时代的到来,做一些科学上的准备,让中国空间时代到来快一些、更顺当一些?”
说干就干。从那年起,欧阳自远一边系统分析研究美国苏联两国探测月球的计划、方案、目标、实施步骤等,一边制定适合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45年的前期准备和论证,终于在2004年的大年初二,国务院批准第一期绕月探测立项,并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欧阳自远收到了最好的春节礼物。
此后15年里,我国相继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实施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落月探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探测成果,在一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下一个深空探测目标是――火星。欧阳自远表示:“我们要飞得更远,去探测火星、木星和木星系统、小行星和彗星以及进行行星际的穿越探测和月球科研基地建设。中国已经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新时代。”
关于火星上是否有外星人的讨论流传了多年。欧阳自远表示,事实上,中国是第一个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低等生物的国家:“掉在非洲沙漠里的火星陨石我们买回来,我们做里面碳的颗粒,做同位素,做出来的结果有一个极大的发现,所有这些碳的颗粒是来自于有机质的来源,证明它以前是生命,但是至于是什么生命不知道。中国的科学家希望发在《自然》,最后在欧洲发表。2014年12月2日公布了,中国证明火星曾经有过生命。结果,2014年12月16日,NASA举行了全世界的记者招待会,宣布‘好奇号’在火星上做的工作,证明火星曾经有过生命。两家结论一样,中国发表比他早半个月。”
有人将目光投向无限的高处,有人将心思放在未知的深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带领研发的“蛟龙号”和“深潜勇士号”,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徐芑南说,研制首台“蛟龙号”的过程可以用“艰难”来描述:“在设计初期,美国同行都表示很吃惊,觉得中国人只搞过600米的潜水器,现在要向7000米挑战,简直不可思议。”
2012年,“蛟龙号”创造了当时国际上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潜深记录――7062米,这个深度的作业范围可以覆盖99.8%的全球海洋面积。徐芑南介绍:“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第一次突破了7000米深度。同时间,在太空,神舟九号也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蛟龙号的首席潜航员叶聪在深海送上了对天宫的祝福,天宫一号上的景海鹏也送来了对蛟龙号的祝贺。海天互动成了当时我们难忘的一幕,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伟夙愿。”
目前,科技部已下达了全海深,也就是11000米载人、无人潜水器的研制任务。徐芑南有信心:我国全面实现全海深科学研究与资源勘查的目标已经指日可待。
海底的研究不仅限于对海底矿产、地质的研究,徐芑南表示,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用深海勇士号进行了考古,在南海1000多米的地方对沉船进行打捞,捞上来的有陶瓷罐等,大概是什么朝代的、发生过什么样的事,他们也在做一些鉴定。另外,它大大加速了深海生物基因产业的发展。”
基础科研是所有科学研究的总源头,而数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乐回忆了自己在唐山大地震期间冒着生命危险从抗震棚回到住宅楼努力研究的故事。他勉励大家,研究工作需要长期钻研与专注,不断思考与揣摩,最终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这就是中国科学家们的态度,也是新中国科技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