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祖国大地上的极致之地
或偏远荒芜、人迹罕至,或酷热严寒、危机四伏
这里,生活着一群人
四季轮回,他们对国土的守卫坚若磐石
时光辗转,他们对生命的守护始终不渝
视野之外,人世之中
他们用信念和坚持书写中国人的奋斗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无数中国人奋斗拼搏的70年。央广网推出《奋斗的中国人》特别策划――《极境守护者》,为您讲述这群奋斗者的别样人生。
摊开中国地图,中建岛几乎扎不下针尖。在九段线内,你需拿着放大镜才能找到它。
它很远,因其距西沙的“心脏”永兴岛最远,故被誉为西沙中的“西藏”;上岛很难,从三亚码头坐船南行,即使遇上好天气顺利换乘后,还要在海上漂上一整夜。
天蓝岛绿,水清沙白……可以随手拍大片。来,先感受一下。
若从空中鸟瞰,这里如大海怀抱中的一只贝壳,美得纯粹。
素有“南海戈壁滩”之称的中建岛,守岛官兵中“90后”占了多半。他们多出生在改革开放的黄金年代,拥有和同龄人一样的青春梦想。可这里,对于他们的同龄人来说,却足够遥远且陌生――
所处海域是远东通往东南亚的海空要道,面积不足1.2平方公里,却有七个中国领海基点;涨大潮时,露在水上只有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的地面;台风过境时,守备队主楼曾被吹斜好几度;退潮后,就仅剩下一片白茫茫的珊瑚沙,时至今日也不适宜渔民在此生活。
44年来,驻岛战士走了一茬换一茬,厉兵秣马,在这个海防重地宣誓主权的存在。正如营长范期宏所言,“在这里,祖国的利益非常具体,它就是头顶的那片天和眼前的那片海。”
初上海岛 邂逅“西沙黑”
这里距离祖国大陆最近的城市至少有360公里,高温、高盐、高湿、高日照,缺泥土、缺淡水。
小岛不大,走上一圈,只需半个多钟头,可这里的美只能短时刻浏览。上岛时正值炎夏,记者穿着厚厚的运动鞋走在沙地上,仍感觉双脚发烫,紫外线强到连眼都睁不开。随行摄像师的机器多次因高温而无法开机。但经年累月,官兵们就是在这样的烈日炙烤下,进行日复一日的演习、雷达屏幕前的注视和不眠不休的巡逻执勤。
战士们在进行耐高温训练
涉水训练
岛上长夏无冬,地表温度常在50摄氏度以上,只需几小时就能让人快速换个肤色。所以岛上官兵一眼就能被辨认出来,近乎都长着一张“艰苦卓绝”的脸,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大很多……一“90后”战士每次与家人视频时都得用滤镜。“晒得太黑了,我妈看到又要哭。”但他不是岛上最黑的兵,雷达技师郭丹阳才是,岛龄最长,肤色也要深几度。
上岛当天,是这里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周日。除了这样的日常训练,郭丹阳很忙。“铃铃……”赶着起床号,他才套上衣服值班电话就响了。与新兵不同,34岁的他将整个青春都“搭”在了这里。18岁那年入伍,彼时他与这里唯一的连接点,是只知道《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中,要学到“鲜”这个字。
“雷达是小岛的眼睛,但要判断目标,还是需要人。”遇上紧急情况郭丹阳要随时处理,夜里常是刚躺下,电话就又响起来,几乎没法休息。正午,太阳悬在头顶,这会儿郭丹阳回宿舍躺下没5分钟,就被喊醒,设备出了故障。跑过晒得发烫的白沙滩,一进机房就开始检测机器,用力拉紧部件,额上渗出一层汗……与喧闹的城市相比,时间在岛上流逝并不明显,白天无限拉长,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好像都一样,执勤、巡逻……郭丹阳把该干的事情都做了一遍,太阳才刚升到中天。
刚上岛的那几年,敌人经常来骚扰,郭丹阳说,大家都是背着实弹在码头吃饭。而实际上,平日这里也不存在绝对的安静,会有不明国籍飞机和舰船抵近,所以他们也养成了特殊习惯,睡觉将作训服叠在枕边,水壶也装得满满。
衣食住行 个个是坎
西沙,很多人知道它,和郭丹阳一样,也都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但要在这里常年驻守,却远没那么浪漫,陆地上简单的衣食住行,到了这儿却个个是“坎”。
小岛温差大,没装空调时,大家夜里都热得睡不着,便要打开窗掀开被。到了夜里两三点,睡得正酣,冷意也开始窜上来。冷便冷吧,睡意正浓时谁也不愿意起身去关窗。岛上湿度大,不盖好被子的话就会得风湿、关节炎。指导员高永山会关紧门窗,再给大家一个个把被子盖好。就算不睁开眼睛,大家也知道是他。
后来他们当中有人成了班长,每晚都要起身给战友盖好被子。
台风来时,海水冲上沙滩,一米多深的水曾淹没整个小岛,护墙冲倒了,猪圈、菜地冲毁了,就连种了4个月的3000棵树也全都吹走了……
在寸草不生的珊瑚沙上种树,无异于石头堆里垦荒。浇灌树木的水,是他们平时不舍得喝而节省下来的淡水。可老天才不管这些。他们索性与天较上了劲儿,死了多少他们就种多少。
什么能让植物扎根地下不被吹走呢?
2006年被带上岛来的海马草,既耐高温又抗盐碱,浇点海水就能立马成活。一块平整的沙滩上,他们干脆用海马草拼成了国旗、党旗图案和“党辉永耀、祖国万岁”八个字,这是来到中建岛必被战士们拉去瞧的“地标”,他们引以为傲。耐盐渍的海马草倔强生长,越是贫瘠的地方长势越旺”,像极了战士们,如今这里早已看不出“戈壁滩”的痕迹。营区空地上,高大的椰子树、野枇杷树翠荫如盖。
岛上的菜园子
他们把菜地视如珍宝,菜地生虫,一群个头一米七八的汉子就自发地拿着手电一个一个地挑;回家探亲的兵归队时,甚至带着两大袋干鸡粪和泥土上汽车。如今,每年定期都会有新鲜的泥土用军舰运上岛,但菜地仍保留着30多年来的传统。“没办法,搁以前那就是我们的救命菜啊。”如今菜地时蔬常新,战士们还给它起了个诗意的名字――海角田园。
“没点绿色,就不像家的样子。”邱华说道。
没想那么多 就一心想着护住国旗了
在这里,一身军装不止意味着枪林弹雨,更多的是看不见的守护。
抗晕耐热、沙滩五公里……每项训练,都让人“痛不欲生,难受到极点”:头顶大火球热到头晕目眩,喉咙干得要着火,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身心煎熬。
夜里站岗,作业油机一关,小岛平静地卧在南海上,静得出奇,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哪能不怕!”
有时海风来了也很恼人,一“90后”战士站岗时,脸被吹成面瘫,离岛治疗一个月才得以矫正。
新兵连时练3公里,“95后”欧逸超练得太猛,肠子穿膜而出,动手术时麻药还没使上劲儿,明显感觉到手术刀在割自己的肉,疼得昏了一整天。记者听得揪心:“你才18岁啊!”“18有啥,有人18岁就战死沙场了呢!”
……
在岛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二十出头的年纪,如果在家大抵也都是妈眼里的宝,可对于他们来说,却道是寻常。训练巡逻,守着眼前的海,一天天就这么过。这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去涉足,大概也不会知道,祖国最南端有这样一群青春正盛的大男孩,坚守在这孤岛上。
1996年的一次强台风,国旗被风撕成了布条,旗杆被刮倒,战士们用背包带拴住腰,将5个人连在一起,往楼顶爬。平时只需一分钟便可登上房顶,在台风中竟爬了2个小时。
可旗杆在楼顶边沿,人若接近旗杆,随时都有被狂风抛到楼下的危险。“没想那么多,就一心想着护住国旗了。”即使后知后觉可能搭上性命,但下次碰到,他们还会义无反顾。
这里每年六级以上大风天数超三分之二,类似于这样的事儿太常见。
2013年,守备队主楼被台风吹斜好几度,堡内一片“汪洋”,两个战士依偎着坐在石桌上,电话抱在怀里,一瓶水、一盒压缩饼干,两人在石桌上完成了一天两夜的坚守。
这种苦到底为了什么?
营长觉得,这是当兵的使命。可与营长那一代兵不同,选择从戎,和同龄人走上截然不同的路,“95后”战士欧逸超觉得,苦吃便吃了,最怕被人遗忘。“但相信妈妈会记得,因为我在妈妈的心里。祖国会记住,因为祖国在我心里。”这是他的理解。
在这儿一天就守好一天绝不能把祖国边界守小了
岛上守备营主楼坐南朝北,只为面向祖国。同样,国的方向,也是家的方向,更是瞬息万变的世界。
通网络前,老兵用一句打油诗形容每天的状态:“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
在那个没有通讯设备的时代,一旦有船来,大家都早早地都候在码头,等到报刊、电报、信件一卸下船,大家便一哄而上,争相抢夺。除了零食日用,还有期盼了几个月的书信。邱华说,和妻子恋爱时,每天都要给彼此写一封信,信寄不出去就攒着,等补给船到了,再把几十封信一并寄走。“不舍得全看完的,一天只拆一封。”
毕竟,这是他们和远方家人唯一的联接。
但也有的看完电报或家信后,捶胸顿足、失声痛哭,家书带来了天大的噩耗:家中亲人,早已在几十天或几个月前,便已过世了……
到了2002年,全岛终于有了一部电话,但每人一周只能打一次,一次仅有3分钟。纵使有一肚子的话向外涌,也必须言简意赅,时间一长家人也有了默契,“我很好”“也好”。
如今,岛上有了4G网络,能与外界同频共振,但信息的脚步来到这里总会慢上一拍。每次休假时山东籍战士谭玉金都感到,自己与外界“格格不入”,朋友聊天时随时蹦一个新“梗”出来,他都一头雾水。
都说来岛上“三天是天堂,七天是人间,一个月是炼狱”。每年新兵上岛,首长无一例外鼓励他们培养自己的爱好。因为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日子久了,见得最多的就是眼前的这片海,即使再美,看多了也会成为“心魔”。
谭玉金喜欢健身,如今岛上有了健身房,没有任务时他就去跑步,时间长了,他的体能成绩也是队里最好的。他还喜欢去巡逻,“穿着海军服,拿着枪的样子很帅”。老兵邱华,除了去新建的图书馆看书,还有个爱好。儿子出生当年,他在营区种下一棵“宝宝树”,看着它一点点变高,就像看着家里慢慢长大的“大宝”。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最好的青春留下后,自己迟早会向中建岛告别,离开这个家。
但也有人就没想过脱下军装的生活,“在这儿一天就要守好一天,绝不能把祖国的边界守小了。”
临行前,战士们将岛上独有的绿色“花束”抗风桐赠予记者。可岛上绿色来之不易,实在不舍带走,便留下这样一张字条。
本期制作:
监制:赵净 李雪南 关宇玲
记者:王晶
视频:彭洪霞 刘邵元 肖琚鹏 常敬宇
供图:91892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