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1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通知,公布了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新版目录中,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还有150种药品因滥用明显等原因被调出。此外,已确定了128个拟谈判药品,治疗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与企业谈判成功的药品将被纳入目录中。
新版目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药品目录调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的首次全面调整,也是自2000年第一版医保目录发布后,首次对目录品种进行的一次全面梳理。这当中有哪些具体变化,又将如何惠及患者,国家医保局予以权威解读。
从常规准入的品种看,调整前后药品数量变化不大,但调出、调入的品种数量较多,药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次发布的常规准入部分共2643个药品,包括西药1322个、中成药1321个(含民族药93个);中药饮片采用准入法管理,共纳入892个。常规准入的药品,中西药基本平衡,甲类药品数量适当增加。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本次目录调整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新增药品覆盖了要优先考虑的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其中通过常规准入新增重大疾病治疗用药5个,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36个,儿童用药38个。绝大部分国家基本药物通过常规准入或被纳入拟谈判药品名单,并将74个基本药物由乙类调整为甲类。”
从调出的品种看,共调出150个品种,其中约一半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其余主要是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此外,本次目录调整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还对谈判准入的方法做了进一步完善。熊先军介绍:“对于临床价值高但价格昂贵,或是对基金影响比较大的专利独家品种,根据专家评审和投票遴选的结果,初步确定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这些药品的治疗的主要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丙肝、乙肝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等。其中许多产品都是近几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药,也包括国内重大创新药品。”
下一步,国家将按程序征求拟谈判药品的企业意愿,组织企业按照要求提供材料,由测算专家进行药物经济学和基金承受能力的评估,确定谈判的底线,由谈判专家与企业进行谈判,形成双方认可的、全国统一的支付标准后,按程序纳入目录的范围,以确保基金的安全。熊先军说:“我们要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拿出一定数量的基金,用于谈判药品,力争让尽量多的品种能够谈判成功,让广大群众尽可能多地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对于2017年谈判准入的协议将于2019年底到期,且目前还没有仿制药上市的31个药品的续约谈判,我们也将与128个拟谈判药品的准入谈判同步进行。”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不合理医疗支出,保证有限的医保基金花在刀刃上。本次药品目录调整在支付范围限定方面有哪些变化?熊先军回应,包括抗生素、营养制剂和中药注射剂等类别的药品,并对部分主要用于门诊治疗的药品,限定在门诊和个人账户支付。与原来相比,本次支付范围的限定更加精准、更加严格。“一是所有的支付限定都在药监局批准的法定说明书的适应症范围之内。二是确保能够满足临床合理的用药需求,应该保的保障到位。三是对容易过度使用的药品,综合考虑其临床价值、临床地位、可替代程度、费用水平等因素,确定了支付范围。四是要加强对限定支付范围的执行,我们明确要求各地医保部门不得对支付范围进行调整。同时要加强对药品费用的审核,确保按支付限定的要求支付费用。”熊先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