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一年多,美方近期一再单方面升级摩擦,对于这种出尔反尔、极限施压,中国企业和百姓早已习以为常。虽然美方一些人士反复唱空中国经济、动辄升级关税威胁、无端打压中国企业,数据和事实却证明,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实力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从容应对的定力来自哪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中国经济定力之源》,今天推出第五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央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尽管世界范围贸易摩擦不断,但我国的外贸,尤其是出口成绩单依然不错。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出口达15242亿元,增长10.3%,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今年前七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8866亿元,同比增长4.1%。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美国书商协会资深战略官丹・科林介绍,美国市场上每年有价值23亿美元的图书都在中国印刷和制作。丹・科林说:“最好的例子是儿童图书,很多儿童图书都采用四色印刷技术,里面有独特的排版和精美的插图,而美国印刷业目前没有印制这些图书的能力和技术。当然,美国也有一些不错的印刷厂,但是他们大多采用单色印刷技术,所以目前的进口书籍都来自中国。”
据统计,美国市场上82%的手机、94%的笔记本电脑都由中国厂家制造或组装。此外,美国市场上价值2770亿美元的服装也都来自中国。
让美国企业交口称赞的中国产品竞争力首先来自劳动力优势。东软集团CEO刘积仁认为,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劳动者的勤奋和学习能力上。刘积仁说:“中国拥有的对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我认为就是人力资源。中国的人力资源有几大特点,第一是数量足够,第二是学习能力特别强,还有一个是每个人都有梦想,这和许多国家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的特点应该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竞争能力之一。”
到2008年,中国已经是全球170多项产品的单项冠军,制造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GDP比重的40%,但在劳动力的优势之外,如何构造和经营中国制造的长期生存能力?答案是依靠创新、提高质量。深圳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说:“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是我们的一个理念,最核心的还是品质、成本和效率,这三点是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规模很大,但是东西很烂、很便宜,这样的企业要保持每年100%的增长很困难。但是有高品质,又有低成本,这样的企业你说它有没有竞争力?肯定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汉权从深层次分析称,工业门类的齐全让中国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相对竞争力更强,性价比更优。他认为:“第一个优势是我们产业的配套能力比较强,任何一个企业来中国生产,所需的配套产品都能够找到;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产业门类比较全,所以我们生产很多配套产品,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我们的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在国际竞争当中更能凸显我们产品的竞争力。”
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甚至有些还出现了停滞的现象,再加上近些年贸易摩擦不断,中国制造的劳动力、价格和质量、服务的优势对外国企业吸引力与日俱增。美国书商协会主席杰米・费奥科日前告诉记者:“除了从中国进口,我们别无选择,主要原因是成本,伴随着美国报业的衰退,美国印刷业产能不断下降,所以我们要考虑成本和印刷质量。”
然而,产销第一并不意味着一家独大。在经营国内全产业链产品的同时,中国也为世界经济做出着自己的贡献,带动国际上相关产业上下游产品共同发展,例如:华为日前通过十年研发,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微内核、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开源”就是鸿蒙系统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说:“两个字,开源。我们想要打造全球的操作系统,不仅仅是华为自己的。我们希望开源,让全球开发者的力量一起参与进来,打造面向下一代的全球最领先的操作系统。我们希望大家一起携手打造更强大的鸿蒙OS和更面向未来的更强大的生态。”
截至7月,除中国外,华为已获得全球50个5G商用合同,发货15万个基站,这些合同来自韩国、英国、瑞士、芬兰等国家;在美国,目前爱立信和诺基亚是美国无线电信网络运营商的最大设备供应商,爱立信目前约有45%的通信设备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诺基亚公司则有10%的生产线在中国境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将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或中国产品拒之门外,对很多发达国家来说,带来的只能是本国企业利益受损与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技能锻炼了中国企业,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的打压之下,中国产品包括劳动力、价格、质量与服务的竞争力非但不会减弱,只会越来越强。今天,只有合作、包容、协调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