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江大学西迁旧址(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央广网遵义9月21日消息(记者王子衿)1937年秋,身处硝烟笼罩中的浙江大学,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的率领下,踏上漫漫西征之路。他们穿越浙江、江西、湖南等六省,行程五千多里,历时两年多,最终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并在此定居办学7年,谱写了一部“文军长征”壮歌。
多个浙江大学师生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在陈列馆展示,图为师生使用过的气象观测工具。(央广网记者王子衿 摄)
近日,记者跟随“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遵义市湄潭县的浙江大学西迁旧址时看到,修缮后的旧址陈列馆保留有多个浙江大学师生曾在此使用过的物品,大量图像资料及现代化展示方式也让参观者能更好地了解和体会浙江大学西迁历史。
图为竺可桢重游故地后留下的作品手迹(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走在陈列馆,写有浙江大学校歌的展示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1938年,在广西宜山,浙江大学时任校长竺可桢主持校务会议,决定请著名国学家马一浮先生写作该校校歌,并一直传唱至今。校歌中最后一句“树我邦国,天下来同”既表达了当时浙江大学师生学以报国的理想,也是该校师生在战乱中坚持办学的精神动力。
陈列馆内,一组表现浙江大学师生西迁的雕塑展示了当时办学条件之艰难。(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在战乱频繁、物质生活条件极其匮乏的岁月,浙江大学汇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代精英。他们胸怀报国之志,在与西迁驻地――遵义、湄潭人民相濡以沫的情怀里,排除万难,流离播迁不废学业,身陷危难不忘救国。
图为浙江大学师生在贵州湄潭期间学习、生活时使用的照明工具桐油灯。(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在浙江大学西迁旧址陈列馆,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最初是计划迁往安顺,但因竺可桢在贵州省贵阳市遇到在省里任职的陈世贤、陈世哲等几位湄潭县人的推荐,并经实地考察,最终才决定迁往湄潭。一所大学与一座小县城就此结缘,开启了一段浙江大学与湄潭人民相濡以沫的历史篇章。
图为陈列馆馆长阴利君为记者介绍旧址历史(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据陈列馆馆长阴利君介绍,浙江大学西迁旧址原为该地文庙,始建于明万历48年,是贵州省的三大文庙之一。西迁至此后,浙江大学师生以破庙陋室栖身,以桐油青灯相伴,以简餐淡食果腹,不仅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更是创造了累累的教学科研成果,使浙江大学崛起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图为陈列馆外景(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汇聚和保护了一大批如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等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新一代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匠,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发展储备了一大批重要的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