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产业转型升级,中国为什么挑了这12个城市做示范?

时间:2017-04-21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1日发布消息称,该机构和中国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已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通知》。

  该《通知》表示将支持辽宁中部(沈阳-鞍山-抚顺)、吉林中部(长春-吉林-松原)、内蒙古西部(包头-鄂尔多斯)、河北唐山、山西长治、山东淄博、安徽铜陵、湖北黄石、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娄底)、重庆环都市区、四川自贡、宁夏东北部(石嘴山-宁东)等12个城市(经济区)建设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中新社发 陈元梓 摄

中新社发 陈元梓 摄

  这十二个城市(经济区)缘何成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进行权威解读:

  陷入困境的“功臣”

  2013年,中国国务院明确了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范围和下一步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

  这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历史上因工业和资源开采而兴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城市一般产业结构都偏重、偏传统,“原字号”、“初字号”产业居多,产业链短、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同时伴生有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周建平指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些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要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要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可以说,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下更大的功夫攻坚克难、实现突破。

  周建平介绍说,中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较多,产业基础千差万别,转型进度差异较大,选择一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竞争力强、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的城市,有利于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率先突破,在探索路径模式等方面取得经验后再稳步向全国推广。

  他强调,示范区就像学校的“实验班”、“特色班”一样,通过抓重点,支持部分基础条件好、工作力度大、改革创新举措实、示范作用明显的城市先行先试、率先改革、率先探索,为全国树典型、立标杆、做示范,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中当先锋、打头阵,率先突围出来。

  首批示范区是怎么选出来的?

  周建平介绍说,示范区原则上每省(区、市)布局1个。方式是省级推荐――专家评估――部门确认。

  即先由省级政府经总结推荐备选城市并组织编制示范区建设方案,而后委托咨询机构,组织专家对示范区建设方案进行评估,最后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五部门共同确认。

  该负责人表示,共有19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省(区、市),经省内统筹和评估,推荐了省内备选城市并上报了示范区建设方案,可以说这些城市都是各省(区、市)经初选后认为工作比较扎实、成效比较明显的。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对各示范区建设方案进行了评估,并对每个城市做出了点评、出具了意见,评估全面深入分析了相关城市现有工作基础、实际成效和建设方案的可行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也兼顾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并与国务院办公厅拟通报表彰的调整改造力度大、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老工业城市进行了很好衔接。

  根据评估意见,有关部门确定了首批12个示范区名单,包括东北地区3个,分别为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2个,分别是河北省、山东省;中部地区4个,分别是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3个,分别是重庆市、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据介绍,首批示范区中除了单个城市,还有部分是多个城市组成的经济区,包括辽宁中部、吉林中部、内蒙古西部、湖南中部等,这些多个城市组成的经济区,地域毗邻、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产业关联度高,并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周建平表示,希望这些示范区重点探索毗邻老工业城市协同转型的有效模式,在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价值链、营销链上加强协作,增强生产要素的集聚力、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力,为我国集中连片老工业城市的转型探索经验。



  示范区将承担三大任务

  周建平表示,从当下情况看,这12个示范区类型各异,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探索出了多样化的路径,但仔细分析,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本质上都是从依赖资金、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逐步转向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持续形成适应需求变化的新的有效供给能力。

  因此,希望首批示范区在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着重在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以改革创新降低制度性成本 实现变道超车。

  过去,老工业基地走的是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路子,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也集中在有一大批存量资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示范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要凸显创新驱动,要把创新作为重要一环,充分发挥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存量资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整合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要加快创新平台的培育,比如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型城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要通过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投资营商环境改善,尽可能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转型升级环境,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通过创新,实现“变道超车”。

  二是加快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建设。

  周建平介绍说,示范区是国家对整个城市的定位和要求。在这个大框架下,每个示范区在建设方案中均明确了2-4个示范园区和若干个重点园区,这些园区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抓手,更聚焦于点上的建设和微观的创新。

  下一步各示范区要重点支持示范园区建设,真正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示范性强的产业园区。

  三是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既然是示范区,首先必须为区域乃至为全国同类城市加快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示范性是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另一方面,各示范区产业基础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层次不同,重点发展的产业不需要也不应该相同。因此,各示范区建设要坚持既树立标杆又突出特色,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遵循规律,培育符合本地资源禀赋优势,比较优势突出,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形成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示范区享受哪些政策红利?

  周建平表示,有关部门对示范区建设高度重视,已初步确定了在产业、创新、投资、金融、土地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持政策。

  产业政策方面,有关部门拟支持示范区对接“中国制造2025”,规划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支持支持示范区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金融政策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将加大对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融资总量、授信准入、产业投资基金和企业债等方面予以倾斜。

  土地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支持将示范区所在城市纳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再利用,并支持示范园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三规合一”。

  投资政策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中央预算内投资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内的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建设,此外,城区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改造和东北振兴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资金也将向示范区倾斜。

  周建平强调,示范区是改革和创新的高地,不是“政策洼地”,政策支持的目的是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和创新驱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改革创新上为全国同类城市树立起可推广的经验。(周锐)

  • 上一篇:中国已与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合作机制
  • 下一篇:卫计委: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