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担心在家输液有安全风险医护人员忧虑上门服务人身安全
上门医疗网络平台进入“双焦虑”模式
调查动机
在互联网大潮下,医疗行业俨然成为一个新风口。继医疗机构推出预约上门服务后,社会资本也蜂拥进入上门医疗市场,各种上门医疗网络平台开始出现。这种新兴的医疗模式市场如何?是否存在医疗风险?《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 本报记者 杜 晓
□ 本报实习生 孟雨佳 张佳欣
不知不觉间,令人感到遥远的上门医疗逐渐进入不少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上门医疗在商业领域的主要模式,就是O2O(线上到线下――记者注)平台提供的上门医疗服务。在搭建好网络平台后,可以让一些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利用空余时间,为患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这也被认为是一种分享经济模式。
不过,《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上门医疗这一模式,医患双方都感到存在一定风险。
网上注册预约有些麻烦
张女士的儿子脚踝受伤,需要定时换药,经人介绍知道了一个专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App,但是对于张女士来说,这款App的使用感受并不尽如人意。
“孩子脚踝受伤,走路不方便,每次去医院换药都费好大劲。知道有平台可以提供上门换药服务,我就想试一试。先是进行注册,然后按照要求输入详细地址、预约时间、患者详细信息包括年龄、身份证号、疾病类型等,再选择套餐,最后写了一段详情描述。这居然还没完,系统提示还必须上传处方、药品、病历及家庭环境照片,经医疗机构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始预约护士。这实在是太麻烦了,透露个人信息不说而且浪费时间。”张女士说。
张女士最后放弃了上门换药的念头,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社区医院换药。
“我们去社区医院,从挂号到换药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花了几十元,不过可以走医保报销。”张女士说。
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互联网上门医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注册、上传照片等程序,过于繁琐,并且收费颇高。
“如果住家附近有医疗机构提供上门服务,通过平台预约是129元/次,还可通过上传医保消费凭证进行退款。但是我们家附近的医疗机构都不支持网上预约,所以只能选择平台的护士,最低价格是189元/次,此外还有一些隐藏的收费,像医疗工具等。如果通过这个App给我儿子换一次药,全程可能需要200元左右。”张女士说。
患者使用后认为有风险
孙先生曾为母亲在网络平台上约过上门输液服务。
“母亲身体不太好,换季的时候需要输营养性的药品,年龄大腿脚没那么方便,所以尝试了一次互联网上门输液服务。网上预约的程序很正规,发出订单后大概10多分钟就有护士接单。我们接通电话后简单说了一些情况。护士准时到了家里,给我们出示了专业资格证和执业资格证,并签了一个平台提供的小协议。护士在操作时虽然戴了一次性手套,但是整个过程既没穿护士服也没戴口罩。最关键的是,我觉得上门护士的操作手法比较生疏,尤其是配药过程有明显的迟疑,这弄得我有点紧张。好在最后扎针还比较顺利,一下子就把血管找到了。”孙先生说。
孙先生预约的是239元/次基础款套餐,扎针后护士看护20分钟,期间没有异常即可离开。
孙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聊了一会,这名护士22岁,在卫生防疫站工作,入行一年半。平时在单位主要负责采血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于输液配药不太熟悉。我这一单是她入驻平台的第三单,脱离医院环境到病人家里输液,她说自己还是有点紧张”。
记者问孙先生以后是否还会在网上预约上门医疗服务,孙先生回答是否定的,并说了几点理由:首先是卫生方面。在家虽然舒服,但无论是整体环境还是护士操作都达不到医院的标准。其次还存在一定危险性。基础套餐是239元/次,护士只陪护20分钟,但是输液过程大约需要两小时左右。陪护期间一旦出现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做到紧急判断和救治,再者如果护士离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也没法及时处置。最后,平台的收费比公立医院高出很多,并且不能报销,普通家庭无法负担。
林女士也曾经使用过上门医疗服务。
“我通过App找了一个护士,每天定时来给我打针。我的药都是在医院开好的,护士来了直接扎针就行。”林女士说,“这个护士说她在医院上班,给我输液的时间刚好是她换班的时间,所以不会耽误事。而且,App上有她上传的护士证,她第一天来的时候也带了护士证。这个护士技术挺熟练,所以我相信她。好像还可以让她给带药,但是我觉得药还是自己准备好比较合适,一是怕搞错了,二是怕拿来假药。”
“上门医疗确实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说实话有时确实需要这种服务,比如我的病很特殊,或者有的老年人出门不方便,有了上门医疗就方便多了。不过,上门医疗确实也有隐患,之前有用户评价说有的护士不专业,好在我找的这个护士业务比较熟练。总体而言,我感觉这一行业现在有些乱,有不少App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让人不知道选哪个,也不知道哪个是正规的,会不会有欺骗行为存在。希望这个行业能发展得更规范一点。”林女士说。
护士被要求做额外服务
相对于医生来说,护士更容易成为上门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小郭是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的护士,她告诉记者,“我知道现在国内有几款App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护校的同学群里也经常有人发邀请链接,好像每成功邀请一名护士入驻,平台就会奖励30元。我也了解过相关项目,但是我觉得不是很靠谱,就没有参加”。
“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安全。护士一般都是年轻的女孩,单独去患者家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虽然平台会给护士投保,但是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后悔都来不及,也不是钱能弥补的。还有就是我们平时在医院工作非常忙,护士都是倒班作息,上一轮班下来身心俱疲,不会有额外精力去接‘私活’,就算有人这样做,精神头不足导致状态不佳,这对患者不负责任。”小郭说。
小郭向记者讲了发生在她身边的一件事:一位护士朋友通过平台接单,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有一次接的是“导尿”服务项目,但是患者家属在她完成项目后,要求她对患者进行身体清洁等额外服务,如果不答应就要在平台上给她差评。用户在平台对每次服务的评级与护士的奖励和信用值等一些考核项目直接挂钩。无奈之下,她只好又“义务”进行一些加时服务。
北京某医院的护士小王也认为,主要安全隐患在于护士独自上门。“我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姑娘不是很愿意随便上患者家里去,我觉得这里面有风险,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大夫认为,医护人员脱离医院去患者家里进行服务的风险很大。
“在正规医院,配药、输液等工作流程都很清晰,担责也很明确。但是去患者家里,护士要自己完成配药、输液等流程的操作,虽然有医嘱,但是患者的身体状态、药品批次都可能会导致一些突发情况,这在工作中很常见。对护士来说,如果出现一些紧急状况,光靠自己可能做不到及时良好的处置。虽然给的钱多,但是风险太高,还是划不来。”李大夫说。
李大夫告诉记者,有人多次邀请她进行上门医疗服务,但是她一直在拒绝。“在医院里如果遇见不讲理的患者,起码还有保安,如果到私人家里,个人安全可能得不到保障。另外,医院里医疗设施比较齐全,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方位检查,确认病情。但是上门看病时携带器材是不现实的,只能针对表现出来的症状诊断病情,容易出现误诊。比如说患者咳嗽发热,有可能是单纯的感冒,也有可能已经有内发的炎症,这一定要通过抽血化验和拍片才能确认到底是怎么回事”。
公立医院上门医疗需签约
在互联网上门医疗发展的同时,公立医疗机构也在推进上门医疗服务。
记者在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这里的保健科可以提供固定、主动的上门随访服务。比如每个月会到辖区内新生儿家庭进行两次上门随访服务,对新生儿及孕妇进行健康检查及记录。
此外,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的几个标准包括:主要服务对象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及长期卧床患者;家属携带患者及本人的身份证、患者医保卡进行资格审查及关系认定;每次进行上门服务都要进行“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具体包括医院及家属两方面的内容:家属方面需要提供家庭成员代表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家庭情况等信息,医院提供全科医生姓名、全科护士姓名、防保人员姓名等信息;最后签约人员及居民要在签约单上签字,表示对上门服务的认可授权。
上门服务提供的项目包括导尿、鼻饲、简单伤口处理、采血、日常护理等。
上门服务收费标准为,视不同级别如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等级别,出诊费用有所不同,基本等同于医院内相同项目挂号收费标准,并且可以按照北京市医事服务费相关标准进行报销。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立社区医院只给本辖区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主要服务对象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长期卧床患者,属于公益服务性质,如出诊进行导尿时需要的注射器、手套等一次性用具,都不会对患者进行收费。
上述负责人说,这种上门医疗不会提供输液、注射类服务,因为存在一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