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随着存量经济时代到来,交易闲置物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二手交易平台快速崛起。万物新生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二手3C消费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二手闲置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元,其中二手3C市场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元。然而。由于缺乏行业规范,维权难等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最新发布的《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3%的消费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诸如信息不透明、实物与照片不符、拒不退货退款等,对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伤害。
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部分二手交易平台存在涉嫌默许售假、发布盗版网课、盗版影音、低俗漫画、名牌产品空瓶等信息,甚至为色情交易引流等现象。为此,江苏省消保委对调查涉及的12家二手交易平台开展线上集体、公开约谈。
针对二手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二手交易平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基于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比较松散,时常发生不对等的交易行为,且不遵从7天无理由退换货等交易规则,从而在后续交易中发生争议,建议平台商家、用户建立严格的实名认证制度。
消费乱象频发,很难建立可信赖交易场景。平台的粗放管理,售假、贩假、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的事件频出,除了常见的消费问题外,二手交易中涉及交易安全、网络欺诈的问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其中用户因脱离平台交易而遭遇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不法分子常用诱导用户直接转账、更换链接、线下支付等手段致使消费者上当受骗。
公然出售平台禁售商品、违禁品。在闲鱼、转转等多家二手交易平台上,均发现售卖国家野生保护动物活体和标本、色情内容等,甚至还存在违规办理居住证交易等行为。发生如上问题,在于二手交易平台对卖家的审核管控机制较为松散。
消费观念的转变加上线上交易的便捷性,二手闲置市场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规范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蒙慧欣认为,平台应对二手商品卖家的资质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同时买家的身份也应进行实名认证。同时,平台应当加大对商品检查力度,保证商品货真价实,对于有售假行为的二手卖家,必须惩处。“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不遵守交易规则的商家或消费者,建立信用惩罚机制。而这不仅仅是用户体验层面的问题,而应上升到法律政策层面。”
蒙慧欣建议,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无论作为“卖家”还是“买家”,都应该在交易过程中使用平台方提供的交易、交流渠道,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当交易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提供证据,尽可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对于卖家,介绍商品要实事求是,要在买家知晓并同意购买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对于贵重物品,尽量同城见面交易,防止出现“偷梁换柱”。
对于买家,尽量避免先行付款或者通过其他支付方式打款。在选择物品时,一定要留意对方是否实名认证以及信用等级,避免用第三方通讯软件沟通;对方发送过来的交易链接,一定要仔细甄别是否为钓鱼网站;如果一定要线下交易的话,选择自己熟悉的地点,在付款前做好检查;收到快递后一定要先验货,确认无误之后再签收。(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