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奖牌设计师杭海。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奥运奖牌设计既体现奥运会举办国的文化内涵,也凝聚着设计者的巧妙构思。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杭海团队设计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他们全力以赴,自我加压,对每一个细节精雕细琢,体现了设计人员浓厚的“奥运情结”。
奖牌是奥运景观元素的重要内容,既体现奥运会举办国的文化内涵,也凝聚着设计者的巧妙构思。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团队负责人杭海拿出厚厚一沓手稿,向记者讲述冬奥奖牌“同心”的设计理念和背后的故事。他说:“奖牌造型简洁,细节之中蕴含中国文化之美,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设计同样出自杭海团队。“2006年奖牌设计征集工作启动后,我们整个团队都很兴奋,十几个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铁皮屋里奋战了一年多,设计出这件作品。”当年在中央美院南门附近搭建的铁皮屋,如今已变成平整的柏油马路,杭海每次路过这里,还是会想起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从“金镶玉”到“同心”
镜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杭海把玉元素融入奖牌设计,引来阵阵喝彩。10多年后,“五环同心”入选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方案,杭海带领团队为冬奥奖牌设计再度奋战。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如何在奖牌设计上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翻阅大量文献,经过反复尝试,杭海团队将目光聚焦在玉上。“我们将玉元素融入奖牌设计,突破了夏季奥运会使用金、银、铜单一材质的惯例,实现了设计创新。”
惊艳的设计并非妙手偶得,其中倾注了设计团队的心血。多项任务齐头并进,团队成员连续一个多月加班到凌晨。最让设计团队头疼的还是国际奥委会提出的跌落测试——6毫米厚的“金镶玉”奖牌从2米高处坠落必须完好无损。为此,团队访遍材料与结构方面专家,最终选定一种航天材料,填充在金属和玉之间形成缓冲。“整个过程很煎熬,但最终跌落试验获得成功,奖牌上的玉完好无损。”
2021年10月26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发布。作为奥运史上首位双奥奖牌设计师,杭海为“金镶玉”续写了新篇章。他说:“如果说‘金镶玉’的设计重点在材质上面,‘同心’的创意则更多来自对玉璧形制和传达意义的研究。古代玉璧有3环也有5环,表达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从祥云纹到冰雪纹
镜头:将闪烁着柔和光泽的“同心”奖牌样品捧在手里,第一感觉是沉甸甸的,其中凝聚着设计团队的付出和心血。如何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冬奥奖牌?杭海带领团队全力以赴,对每一个细节精雕细琢。
在奖牌设计方案正式公布之前,相关设计必须保密。因为当初设计初稿入围时正值中秋,团队就给奖牌起了个代号“月饼”,奖牌盒也因此得名“月饼盒”。“近一年时间,我们几乎天天讨论如何打造完美的‘月饼’,以至于家里人真以为我们在设计月饼。”谈到这个插曲,杭海有说不尽的感触。
两次奥运奖牌设计经历让杭海对奥林匹克的魅力有了深刻理解:“奥林匹克运动鼓励文化多元性,同时,奥林匹克运动特别尊重运动员,这也是‘同心’的设计出发点——运动员希望得到一块什么样的奖牌。”
随着设计深入,杭海团队更加注重打磨每一个细节。比如奖牌上的纹样,设计团队最初选取了4种,经过数次修改,最终确定下祥云纹和冰雪纹。“祥云纹体现了对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的传承,冰雪纹则与冬奥会的特点相契合。实际上,传统纹样里只有冰梅纹,我们把梅花换成雪花,便有了独特的冰雪纹。”
设计团队还不断自我加码。杭海介绍:“奖牌不仅看起来要有立体的美感,也要能触摸到细节。”奖牌正面借鉴了弦纹玉璧,每一环都进行了打凹处理,背面还做了星空轨迹。“即便是小小的挂钩,也几经修改,并进行了打凹处理。奖牌表面还加入了特殊工艺,不易留下指纹。
“月饼”的配件也不马虎。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月饼盒”材料以漆和竹子为主。杭海说:“国际奥委会发文详细询问了竹子生长、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也一一做出回应,确保全流程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从付出到满足
镜头:杭海的工作室里,设计师们正在埋头完善图纸,墙面上密密麻麻挂满他们这些年的奥运设计作品。一个个执着专注的身影,汇聚成盛情迎冬奥的群像。
2020年国庆节之后,奖牌设计方案被送到上海造币厂打样、测试。上海造币厂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的制作单位,这次冬奥奖牌的打样负责人谢欣锐也曾是“金镶玉”奖牌的打样工程师。
为了保证安全,每一次打样实物都由谢欣锐亲自从上海护送到北京。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当天晚上就要带着修改意见返回上海。从图纸到实物是奖牌设计的关键一步,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与夏季奥运会奖牌相比,冬奥会奖牌偏大,这是因为冬奥会运动员服装厚重,奖牌过小,不够醒目。经过反复比对和实物打样、实际佩戴比较,奖牌直径被确定在8.7厘米。奖牌的绶带长度也进行了相关调整,以保证运动员佩戴时的位置合适。
杭海代表设计团队提出了不少“刁钻”的要求,希望奖牌表面显示出“内敛的光泽”,文字与纹样下凹雕刻,但要有镜面光亮,这样与表面柔和的光泽形成对比,易于识别文字信息。常规造币不是镜面光亮,就是哑光,要达到设计团队的要求,必须手工抛光。
“沉甸甸的冬奥奖牌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付出,一想到运动员将‘同心’挂在胸前时脸上绽放的笑容,所有付出都值得。”关于奥运奖牌,杭海还有更长远的期待,“获奖运动员可能会把它传给儿女,甚至代代相传,希望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美。”
“奥运情结”是杭海常挂在嘴边的词。2008年,他除了担任“金镶玉”奖牌设计师,还带领团队负责体育图标、火炬接力形象景观等设计工作。如今,冬奥会奖牌刚刚问世,杭海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指示系统设计工作中。他表示:“作为设计师,能参与到冬奥筹办工作中,有一种莫大的满足和快乐。”(记者 李洋)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1日第06版)